什么有伤天和,那只不过是弱者对于强者的一些不痛不痒的谴责罢了。
所以经过一夜冥思苦想后,老臣决定,在接下来的作战中,老臣必将用尽一切手段,力求攻破剑门关!
事后功过,待老臣得胜之日,班师回朝,再来任君定夺。
届时前线任何战事,都将是老臣一言裁定。
陛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夏擎看完这封折子后,眉头几次紧皱,却又几次松懈开来。
他清楚。
如今想要破局,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甚至说,楚骁还帮他扛下了所有的骂名,因为楚骁在最后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所以往后前线任何有伤天和的战事,在事后论功行赏之时,夏擎只需要说一句“朕不知道。”就行了。
没人敢当面苛责他这位皇帝,楚骁会站出来,替他堵住这天下人的嘴。
夏擎看后只觉得内心甚慰。
所以,他将这封折子拿了出来,交由百官传阅。
朝中文武百官看后,脸色不尽相同。
但他们都知道。
夏擎此举想对他们说的是:天下人怎么骂楚骁朕不管,但是你们最好管住自己的嘴。
楚骁要替他堵住这天下人的口,那么夏擎自然也要为他堵住这朝中文武百官的口。
对此,文武百官可谓是心知肚明。
没人站出来触霉头,也没人敢在此时多说些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他们也从前两封折子上看出来了。
如今事情已经到了,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用以破局的时候了。
只不过,原本这次该舍弃的,应该是一个大夏维护了千年的“仁”名才是,但最后,楚骁决决定将这个骂名独自一肩挑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蜀地并不是只要收回来了就可以。
大夏看重的,难道不是它那肥沃的平原土地,和每年收获的大量粮食吗?
所以在收复后,对于蜀地的治理也是至关重要之事。
但如果大夏军队在蜀地干的太过有伤天和的话,那后续蜀地百姓又怎么信服从大夏呢?
仇恨必将深埋在蜀地的地底,静待萌发之时。
不过现在楚骁又将其一剑挑尽的话,那以后就要好处理的多了。
无非是事后,用他楚骁来平蜀地的民愤罢了。
至于如何平,怎么平?
那就要看,楚骁究竟会在蜀地做到什么程度了。
朝野上下对此一番商议。
当然,针对的只是前两道折子而已,最后一道折子,大家都当没有见过。
就连夏擎,也不准备对最后一道折子做出任何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