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这几个人出车祸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辆救护车正在待命。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救护车就赶到了现场。
等李姐整理好此次报案记录,长舒了一口气,她看向旁边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似乎若有所思的顾青丽。
感受到李姐的目光,顾青丽小心翼翼地凑上来问道:“李姐,我有几个问题。您在知道车里有三个伤员后,率先让报警人查看了前排两位伤员的情况,是不是因为在车里前排的乘客更容易受伤,后排位置的冲击相对较小呢?还有,我在急救课程里学过,急救者在确认环境安全后,第一个检查的应该是伤患者的心跳、呼吸和意识,可为什么您并没有指导他这么做,而是让他找衣服,对副驾驶的伤者进行压迫止血呢?”
这一连串问题让李姐有些意外。上个星期,顾青丽来了之后就一直坐在自己和同事们身边发愣。
一个高中生,没有受过任何专业医学知识培训,就以所谓“活地图”的名头来急救中心这个事业单位香饽饽实习,包括李姐在内,大家私下里都在猜测:这孩子铁定是个关系户,来这儿体验生活来了。
顾青丽问的这一连串问题,技术含量并不算低。这让李姐开始意识到,她似乎不只是个靠走后门进来的关系户,也是个懂得观察、努力钻研的年轻人。
李姐思索了一下,回答道:“你说的不错。根据车祸数据,在撞击车祸中,副驾驶位通常是最危险的。对了,既然你上过急救课程,那你告诉我,如果看到一个人失去意识倒在地上,你要怎么检查他的心跳和呼吸?”
顾青丽一愣,李姐还提供了互动教学?
回想起急救培训时学到的知识点,她连忙答道:“耳朵贴紧这个人的嘴,眼睛看向他的胸前,看胸腔是否有起伏,能不能听见他的呼吸?”
李姐赞许地点点头:“不错,可是当伤员坐在车里时,你能轻易做到这一点吗?”
顾青丽摇了摇头,听李姐继续说:“报警人也说了,副驾驶的伤员受伤最重,血已经流到了汽车外面,头部也受了伤,很可能出现脊椎损伤和瘫痪的情况。所以我们不能移动伤员。而伤员坐在车里,不移动,路人又无法轻易判断他的心跳和呼吸。作为路过的急救者,他们能做的,是防止伤员因为失血过多,陷入休克。所以,我让他给副驾驶的伤员率先进行压迫止血,不是指望让一个不懂急救的路人能判断并拯救一个重伤员,而是为专业救援争取时间。”
之后,顾青丽又提了几个问题,而李姐也解释得非常详细。
有路过的同事听见了两人的对话,都向顾青丽投去了复杂的目光。
原来,这个“关系户”小姑娘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上个星期木讷的样子,只是因为她还没和自己这些人混熟啊!
就连顾青丽自己都没想到,就在一小时后,她真正的特长也得到了体现。
第269章
下午两点,急救中心接线人忽然发现,他们的网络断了。这倒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每隔两三个月,这种断网事件都会出现一次,通常只需重启一下路由器就能解决。
听上去很离谱,但即使是急救中心这种高大上的机构,有时候也会遇到这种状况。
世界有时候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调度中心的电话都是固定电话,不受网络状况干扰,调度员需要查地址,各位调度员也可以在手机上查。再说,重启一下网络都不要一分钟。每两三个月需要重启一下路由器的日子,他们已经习惯了两三年。
家常便饭小插曲而已,根本不是事。这一次,他们也以为和往常一样,只是日常,哦不,月常重启路由器的日子。
然而,这次却有些不同。顾青丽上周第一次来调度室那个对她冷嘲热讽的那个小伙子,勤快地去重启路由器,却发现那盏表示“正常运行”的绿灯迟迟没亮,同事们的电脑网络也没有接通。
好在断网的瞬间倒是没接到什么紧急电话。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救护车驾驶员向调度室求助:“喂,我在虹溪大道上,正在赶往桥对岸的硕明小区,档案号46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