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蕊不嫁柳崇文,自然也再不会费心去害姜氏,前世母女两人命里的劫算是堪堪过了。
只是眼下闹过这么一场,姜氏是彻底看穿了柳崇文的薄情寡性。
不免忧心,“这没了崔姑娘,往后说不准还有赵姑娘,李姑娘,这样的事若是再来上两遭,咱们母女可怎么好?难不成日日提着脑袋提防过日子?”
“自然是不成。”
柳惜娘去拉姜氏的手,看着她,“姨娘,您该定主意了。”
姜氏到底是顾念与柳崇文这些年的夫妻情分,那浮玉膏的量下得并不重,想着退亲以后还有回寰余地。
如今柳崇文闹上这么一场,姜氏是彻底死了心。
柳崇文的病必须坐实。
要让整个江州的姑娘都顾忌此事不敢嫁他,从此收了心,身边只有自己一人,如此才能安枕无忧。
柳惜娘从东院出来,手里用帕子包着半罐姜氏用剩的浮玉膏。
这是方才姜氏交给她的,“我的儿,这谢家三公子可不是路上随便就能遇上的,若是错过了往后可就再没这机缘了。”
她已经从柳崇文那里知道了谢恒一行人即将返回金陵的消息。
姜氏替柳惜娘焦急,“若是等他们当真离开了江州,你再毁断肠子也是迟了。”
说的正是呢!
柳惜娘也隐隐下了决心。
她攥紧了手里的帕子,里头的浮玉膏瓷盒深深印进她掌心。
她已经有了主意。
这浮玉膏前后的原委自然经由青山的口,传去叫谢恒知晓。
柳惜娘和姜氏蓄谋使的计,柳崇文不能人道的病,还有那剩下的半盒浮玉膏。
青山看了看自家侯爷,迟疑说出口,“侯爷,那半盒浮玉膏叫柳二姑娘拿了回去。”
他点到即止。
一个闺阁姑娘,拿着这东西在身边,是想做甚么,不言而喻。
谢恒起先默不作声听着,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直到最后才轻嗤了一声,“当真是小瞧她了。”
寻常姑娘甚是看重名节,她倒是不管不顾,胆大妄为。
青山再禀一事。
过两日启程回金陵,途中会经三鹤山。
青山道:“按侯爷吩咐,属下已在三鹤山安排好了人手。”
谢恒没打算让谢子慎活着回金陵。
上次没能死在西郊湖里,算他命大,此番三鹤山上匪寇横行,正是杀谢子慎的良机。
只是青山想起一事,欲要出声提醒,还未开口,就叫自家侯爷全然洞悉的眼堵了回来。
青山不再多言,垂首退出去,心里默默为柳惜娘掬了一把泪。
他原还以为自家侯爷看上了柳二姑娘。
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只是不知,这柳二姑娘若是知晓她不惜压上清白,费尽心机要嫁的人即将不久于人世,会是怎样的惊天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