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都不收!”
陈泰把手中衣服一扔:“我要去买衣服,你们谁陪我去?”
楚飞燕摇头。
沈哲也摇头:“没兴趣陪大老爷们逛商场,老戴在下面,拉着他去吧。”
陈泰一阵风似的摔门而去。
“阿泰今天怎么了?”沈哲好奇道。
楚飞燕抚着额头,叹道:“他要挤到那个什么青年合唱团里,人家不愿意带他。”
“哈,我不知道他会唱歌啊,滥竽充数?”
“那不重要,他想打下手,据说团长就是他们系花,嫌他穿的不庄重……”
“难怪回来挑衣服。”
沈哲看着陈泰床上、书桌上扔着的一堆衣服,摇头无语。
“你参加吗?”楚飞燕问道。
沈哲摇头:“这些人都是凑热闹的吧,平时不训练,事到临头热乎劲挺高,你呢?”
“没有,不知道参加什么?”
沈哲诧异道:“你小时候就开始学习,怎么会没有擅长的文艺节目?”
“会的太多,无从选择……”
“你牛!”沈哲竖竖大拇指,“我去说书倒是可以,不过怕被人扔砖头。”
……
宿舍里剩下沈哲和楚飞燕的时候,就会显得很沉闷。
两个人各做各的事。
沈哲最近要做的不少,武侠连载,《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准备,《舒克和贝塔》也要补上一部分。
缓急有序。
先把《选刊》的约稿完成。
沈哲想了想,很快选定欧·亨利另一篇代表作《最后一片藤叶》
两个年轻画家苏、琼西同邻居贝尔曼之间的故事。
琼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严重的肺炎,将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后一片藤叶上,认为叶落即死。
苏看到朋友失去活下去的信念,伤心之下告诉了贝尔曼。
这个老画家是火爆脾气,也是个爱取笑人的酒鬼,听到后,骂了一通,无计可施。
后来发生了令人惊奇的事情,无论寒风刮得怎么厉害,窗外最后那片藤叶依旧牢牢长在藤枝上。经历过寒冬,藤叶仍在,琼西重拾生活的信念。
故事的转折依然发生在结尾部分。
贝尔曼在医院去世,他也害上了肺炎,只挺了两天。
你不是觉得纳闷,最后一片藤叶为什么总是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藤叶掉落时,他雨夜画在墙上的。”苏说道。
一生饱经风霜、挣扎在社会底层,只热爱绘画艺术的贝尔曼,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杰作。
同样很短的一篇文章,4000余字。
“经典都有两个特征,讴歌真善美,或批判假恶丑……”
欧·亨利两篇代表作,加上泰格特的《窗》,都是同一种创作手法。
登上《选刊》官网,把码好的文章发到总编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