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是个情绪相当稳定的人,哪怕我把竞拍所得转手送他,也没见他恼羞成怒。情绪这么稳定的人,我想不通,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向新宇是怎么开罪他的。”
“这就要看一会沈组长怎么问了,十二年前的被害人以及被害人亲属的关系走访,顾程和吕天明这两个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份调查笔录上。”
---
沈长风和叶杰前后进入审讯室,顾程对自己从会客室被请到审讯室还有不解,“两位警官,我今天是过来配合问询,现在问询也需要进审讯室了?”
“现在不是问询流程了,”沈长风笑了笑,拖开椅子坐下,告诉他:“顾程,我们掌握了你犯罪的证据,现在直接进入审讯环节。”
“犯罪?”顾程不着岁月的脸色风平浪静,没有因为沈长风的话掀起一丝波澜,他往后一靠,轻蔑道:“你们说说看是什么证据,我也想知道我犯什么罪了。”
“向新宇认识吗?”
沈长风见顾程像是在努力回忆这个名字,在听到向新宇这个名字时,他捕捉到对方的眼球往右下方动了动,人类在大多数时候无法避免下意识的做出的举动,顾程像是在回忆这个人名,沈长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认识。”顾程双手环抱,这个动作意味着嫌疑人进入戒备状态,他会谨慎应对沈长风接下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和他关系怎么样?”沈长风并没打算告诉他找到的新证据是什么,他选择用心理战术,把证据和向新宇灭门案直接联系在一起,他倒要看看顾程能怎么圆。
“一般。”顾程模棱两可地回答。
“你们怎么认识的。”
“在一次招商会上,他率先和我打的招呼。”顾程语气轻松,几乎是不加假思索回答的问题。
“破绽出现了,在沈长风第一次问起他是否认识向新宇,他迟疑了三秒才作答,在这个时间他的已经把证据和向新宇灭门案联系在一起了,”司辰心站在观察室,面无表情分析道:“他能毫不迟疑回答和向新宇的相识过程,还特意说明是对方先打的招呼,这太刻意了。没人会记得一个与自己关系一般,还过去十几年的见面细节。”
司辰心冷冷一笑,通过蓝牙耳麦对沈长风说:“他在赌警方找到的新证据是不是那半枚掌纹。”
这还是特别行动组成员第一次近距离观摩司顾问现场分析嫌疑人微反应,学过心理学的人果然不一样,同时不吝感叹,不当警察真可惜了。
沈长风收到搭档的提示,问题角度更迂回了,他说:“你大学读的金融,现在也从事金融行业开了家不大不小的投资公司,中途是改行做过地产吗?”
“那倒没有,我们做金融的每投资一个项目之前,都需要对相关行业有个基本了解,我之所以会在招商会上认识向新宇,是因为那阵子有个客户找到我,想投资地产建材,让我帮他参谋参谋。向新宇是专门做建材的,很有经验,我有不懂的问题,会向他请教。”
“你们一般怎么联系?”
“我有他公司的座机号码,有时打电话,有时约地方见面。”顾程坦荡一笑,说:“这些,好多年前警察就查过了。”话外音是,十二年前警察也没查出什么来。
“这么说你没去过他家?”
“去过一次。”顾程说:“向新宇几次邀请我去他家喝茶,说乡下空气好,让我过去吸吸氧。”
沈长风调侃道:“他邀请你去他家里喝茶,你还说你们关系一般。”
“生意场上谁没有几个表面关系,商人之间互惠互利,很正常。”
“互惠互利?向新宇和你在工作上有利益往来?”沈长风擅长从嫌疑人的陈述中逐字解读,大部分不经意扯出来的谎话,需要另一个谎言来弥补,问得多了,嫌疑人自己也记不清回答的具体细节,遇到同一个问题会给出两个前后不一答案,往往这时候嫌疑人会自乱阵脚。
顾程显然不是会被随便问倒的人,他态度端正又谦逊,“向新宇和我接触过几次,他对我私人投资顾问的工作内容很感兴趣,他手里也有点小钱,但舍不得高昂的顾问费用,和我套近乎想让我给他开个友情价。”
“他开始紧张了,”司辰心解释说:“沈长风迟迟不问灭门案相关的问题,顾程预先演练过的话术用不上,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别的把柄被查到,所以他才在沈长风没问具体从事的职业的前提下,自报家门。”
“难怪我们找不到你毕业之后的去向和工作经历,”沈长风不急不慢把问题迂回到顾程的职业,揶揄道:“私人投资顾问,你这些年偷税漏税不少吧?”
顾程先是愣了一秒,而后笑着放下双手,十指交握,两个大拇指上下交换打着转,缓缓说:“我原始积攒到的资本可能不够光彩,等我出去了,一定把之前的税款全数补上。”
——这人还想着出去呢!
沈长风见他肢体动作没有刚才紧绷,才哪到哪,就想着出去之后的事,真当他们是吃干饭的,两人心知肚明对方在打哑谜,顾程迟迟不问具体的证据,沈长风偏就不说,顾程不敢问是怕问多错多,而沈长风问的多,得到的信息越多,这些信息只要稍加佐证,嫌疑人在审讯期间对办案人员隐瞒事实也会影响量刑标准。
--------------------
第197章第六十四章
“我们来聊聊你的司机汪峻,”沈长风拿起面前的材料翻了翻,目光从文件夹移到顾程脸上,“汪峻说他二十岁就给你当司机了,一个司机而已,你对他貌似有些过于慷慨,他的工资甚至比你公司手底下硕士毕业的专业员工还高不少,能解释下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