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陷入僵局。孙一提议休息片刻再接着谈,得到双方一致同意。
河岸边宁完我与范文程好似闲庭信步,一面交头接耳一面眼睛不住地四处乱看,几次想离开河岸都被士卒拦阻,二人只好沿着河边越走越远,。
达海和耿秀才并排,边走边讨论拼音的事情。
贾道士与孙一远远落在最后。
孙一询问贾道士:“都安排妥当了?”
贾道士点点头:“爷放心,万无一失。”
贾道士又请教道:“爷刚才说对方使者有病,似有深意。不知使者得的什么病,爷是如何看出来的?”
孙一笑笑,“这种病我们那里叫做斯德哥尔摩症。”
于是孙一细细地给贾道士解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概念。
没想到贾道士笑得直不起腰,“爷真会说笑话,一个人被欺得狠了,自然就驯服了。爷居然把这叫’死的膈膜’。”
孙一纠正他,“斯德哥尔摩症可比简单地驯服严重多了,得了这种病的人会主动帮助施害者,心甘情愿的助纣为虐。”
贾道士笑道:“这不就是爱新国猎人熬鹰的路子嘛。”
贾道士解释说,东胡产一种鹰,名叫海东青。海东青是极好的猎鹰,但是野性大,不能人工繁育。猎人抓到野生海东青之后要熬鹰,彻底杀掉海东青的戾气。
熬鹰的过程从几天几夜到一两月,通常是几个猎人轮流熬一只鹰。不让鹰睡觉、不给鹰喂食、使鹰长时间处于惊恐状态,直到鹰的意志被完全摧垮。熬成的鹰以后即使放飞也会乖乖地叼着猎物主动回来。
熬鹰的过程极其残忍。有的猎人把鹰放到类似摇篮的篮子里,篮子来回晃动,鹰不能保持平衡,不能睡觉,昼夜颠倒,神魂颠倒,最后昏死过去。
熬鹰使鹰极度饥饿,有猎人只给鹰喂很少的一点水,有的猎人给鹰喂线轴,饥饿的鹰吃了线轴以后反而带出胃里的流食。
被熬的鹰会迅速瘦下来,体力、生理、意志都处于死亡的模糊边缘,这时猎人再慢慢给鹰一点点吃食,让鹰主动来吃,杀掉鹰的傲气。
熬鹰这件活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胜任,要心狠!爱新国人历代都是熬鹰的高手。
熬成的猎鹰,不能让它吃饱,也不能太饿着它。白居易有诗《放鹰》曰: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
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会经历以下四个历程:先恐惧,再绝望,然后认同施害者,最后主动帮助施害者。贾道士介绍的熬鹰过程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的心路历程一模一样。
孙一打了个冷颤,“人,居然也可以象动物一样被降服?”
大汉奸洪承畴,据说刚被俘时坚决不投降,将来劝说的范文程骂得狗血淋头,不吃不喝绝食七天只求一死,最后被爱新国施美人计收伏。
现在想来,洪承畴应当是被爱新国当成鹰给熬了。如果爱新国象对待刘胡兰一样对待洪承畴,恐怕就成就了洪承畴的一世英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