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书,在官场是禁忌。
虽然自己读这些书,只是了解一下人性,并不信仰,但如果文学民揪着这件事不放,哪怕是池眉把她那个退休的爹拉出来求情,自己这个科长也就当到头了。
怎么办?
说错一句,万劫不复啊。
江耀很快稳定心神,反问道:“文书记,您觉得读书是为了什么?”
文学民不满道:“自然是明事理,长见识。”
“我也这么觉得。”江耀说:“这大千世界中的万千事物,都离不开一个‘理’字。把理字想清楚了,做起事来,就有了主张。”
“可这跟公职人员的工作有什么联系?”文学民追问道。
“其实,我们在与基层沟通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往往就是一个‘理’字。我们的理,是国家与法律的理,可很多群众的理,却是宗教的理。最常见的,就是我们讲科学、讲法律,但群众却固执地只认传统宗教中的理。就比如,有人说人定胜天,也有人说天意难违,再比如说多而乱和百花齐放。。。。。。”
文学民认同地点点头。
江耀见文学民神情有所缓和,就又说:“您之前讲话中说,面对基层,要把道理讲清楚,但道理又不是一成不变。可只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总归能把理讲清楚。我也为了能更了解人民群众,所以就读这些宗教色彩的书籍,因为在这些宗教书籍中,有着群众对美好的向往,也映射着群众的内心世界。”
“。。。。。。”
文学民看着江耀,又看看书籍,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江耀有些忐忑,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文学民终于开了口,“行了,没事了,你去收拾东西吧。”
可江耀刚转过身,文学民又忽然问:“佛教中,你比较喜欢谁?”
这是什么问题?
江耀一时间没搞懂,但还是说:“弥勒佛。”
文学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可就是这什么都不说,反而让江耀更是忐忑。
正在这时,浴室的门打开,文清走出来,两鬓的发丝上还挂着水珠,应该是刚洗完脸。
脸上没有任何化妆品,却依旧美丽清纯。
素面朝天,要多可爱就有多可爱。
文清看了一眼江耀,说:“你回来了。”
“嗯。”
“这是我爸,他就是江耀,你们。。。。。。你们应该已经见过了吧?”
一直以来,文清都不愿提及文学民的身份,毕竟她不想生活在“省委书记女儿”这一身份的巨大压力下。
江耀说:“见过。”
“既然见过,那我就不多说了。”
文清发现了门口的行李箱。
看着行李箱,又看看原本在书架上现在却放在茶几上的书籍,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目光不安地看了看江耀整理东西的背影,又紧紧地闭上了。
可最终,她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问:“你干什么?要打扫卫生啊?”
“搬家啊。”
说完,江耀就从摩托车钥匙扣上取下房门钥匙,走上去,递到文清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