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清宫怨之令妃传雪尛无痕 > 第221章 默时牖(第1页)

第221章 默时牖(第1页)

紫禁城里,皇子需要文武双全,女儿只要能识字,会读会写不做睁眼瞎就行。

涴秀出身蒙古大漠,蒙古文定然会读会写,可汉语这方面,她能听能说,些许认的些简单的字,但说到会写多少字,十根手指就能数得过来。这次雍正帝有些奇怪,不但让先生教她汉语,同时还得学习满文,不必会说,不必会写,但必须听得懂,看得懂。

每日早膳后,从辰时到巳时,是先生授课的时候,不用忍受崔嬷嬷的念叨。

这位老先生原本在咸安宫任职,专门负责给宗亲子弟授课,自负博古通今,乃经天纬地之才。突然被派来教导一个胸无点墨的格格识文断字,让他心里一直憋着郁闷,所以也不十分认真,每次布置完功课就走,剩余时间都是涴秀自己在书房练字。

只要能避开崔嬷嬷,涴秀宁愿躲着练字,雁儿则在一旁研磨。

玹玗手背上的伤还未好,只能闲坐着喝茶相伴,顺便读《女四书》中的故事给她们听,当然是另有一番解释。

“格格,原来崔嬷嬷是和贵太妃主动举荐给皇上的,说她脾气温和,极有耐性,一定能好好教导格格。”清早起来,雁儿就打发小安子去景仁宫,讲述了崔嬷嬷的为人,拜托银杏打听,怎么就挑了个念经的老尼姑来。

原来,熹妃早调查过兰丛轩的每一个奴才,摸清他们的来历和背景,在宫里都有什么人撑腰,宫外的家庭情况又如何。

崔嬷嬷曾是名动京城的才女,康熙帝和她有段露水之缘,后虽被揽入宫中,但因是汉女身份,所以没有正式名分,一直与皇贵太妃做伴。

康熙帝驾崩后,受过宠幸但没有位分的汉女,都被打发去看守妃陵。

皇贵太妃为了帮崔嬷嬷逃过悲凄的下场,于是求助于和贵太妃,为崔嬷嬷假造旗籍,留在宁寿宫充当宫婢。

“哦,这么说是为了报恩,所以才挑拨我和玹玗?”涴秀咬着笔杆,不解地问道:“可是为什么啊?我们与和贵太妃无仇无怨,只因宜太妃让她难堪,也不该把仇记在玹玗身上。”

雁儿摇了摇头,问她等于白搭,这种拐弯抹角的心里,她最不会猜。

“因为面子啊!”玹玗浅浅一笑,把当初霂颻的那番话说了出来,才又笑道:“宜太妃说话句句致命,当着众多奴才,面子里子都挂不住,那口气一定是要找回来的,可惜宜太妃仙逝,所以仇恨只能记在我身上。”

“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雁儿眉头紧蹙,按照刚才的讲述,玹玗什么都做、什么都没说,只是守着奴才的本分,这都会招来祸端。

“我也是郭络罗氏。”想到过往,慎心斋那些温馨的日子,就好像一根针扎在心上,沉默了良久,玹玗才苦笑道:“宜太妃疼我,宫里的人有目共睹,私底下我称她为姑婆,和贵太妃也是知道的……你们说,那口怨气不记我身上,还能记在谁身上?”

从小就明白,这片红墙围着一个斗兽场,输的人身败名裂,甚至粉身碎骨;赢的人也不过是成为皇帝恣意享乐和宣泄的工具,还要提防遭人陷害,小心被人取代。

现实的残忍和尔虞我诈,让这些女人变得越来越心狠手辣;深宫的冷情和寂寞孤独,导致她们的心灵逐渐扭曲。

面子对她们而言,比天都大,可以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痛下杀手。

和贵太妃瓜尔佳氏,没有孩子,死了丈夫,失去地位,除了面子什么都不剩。所以,她必须守住这仅有的些许,不容任何人贬低践踏,也不会让任何人看笑话。

“前两年,和贵太妃常去景仁宫走动,我见她为人挺和善,谁料到这么小心眼的人。”涴秀心不在焉地鬼画符,前面几篇还算工整,后面这些能看起来像是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瞄着涴秀的功课,玹玗之前还在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位觉得拿笔比拿剑还重的格格规矩的练字,此刻突然心生一计,笑道:“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

“停停停!”涴秀顿觉得是苍蝇又来,连忙打断那些听不明白的言论。“你说了这么一长串,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就是……笑里藏刀。”玹玗莞尔一笑,解释道:“这是出自《旧唐书》的原句。”

涴秀顿时如遭雷劈一般,刚想对玹玗大吼,拳头都握起来了,但还是强压着脾气,小声说道:“以后直接讲重点的几个字,不准说出处原句。”

现在连屋里发脾气都得小心,万一声音太大,把崔嬷嬷引来,那就麻烦了。

“是啊!”雁儿点头如捣蒜,仿佛嘴里含了一颗黄连。“我现在一比上眼见,耳边就好似响起了崔嬷嬷的声音,昨晚我和格格都没法睡,否则也不会跑你房里去啊。”

这几天就是被崔嬷嬷如此折磨,明明四个字可以说完的话,非要原句出处一长串,关键很多时候只有玹玗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涴秀和雁儿都是一头雾水,然后又要遭一番念叨。

崔嬷嬷昨天还说过,作为皇家的女儿,就算生气忍不住想骂人,也要优雅婉转。

“格格,我也是好心提醒啊。”玹玗点点头,指了指涴秀写得那篇字,“崔嬷嬷虽然不能过问格格的功课,可如果让她看到这样心不在焉的字,咱们又要听她啰嗦了。”

涴秀一愣,看了看刚写的那篇字,确实像鬼画符。

揉成团往旁边一扔,扯过一张新纸,深吸了口气,酝酿半晌才再次提笔,一笔一划的规矩写,既是只有片刻的耳根清静,对涴秀而言也是弥足珍贵。

接下来的几天,就品味问题,崔嬷嬷从茶叶说到丝绸锦缎,从糕点说到珠宝饰品,反正能天南地北的扯在一起,好像不会口渴,不会累似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