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百岁老人都很稀有。
顺势看去,但阎监工的道长师兄立在摆渡船上,他脚蹬一双藏蓝色翘头厚布鞋,身穿藏蓝色青衫大马褂,一头银色短发,白胡白眉,面容慈善,周身精气神比普通六十岁老人都要好上数倍,一身正气。
他身边有一位清秀俊俏的十岁男童,据说是他的亲曾孙,也自幼习修道法。
是的,阎监工派道士都有成亲、吃荤,他们属正一道派。
种花国历史中,道士乃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教徒的通称。主要分为传承历史更悠久正一道,与金元始成立的全真道。
全真道士仿照佛教规定,不蓄胡、不茹荤,须出家住丛林,主要修炼内丹,弟子则需授戒,才能称为道士。
而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多为男性,发式可以同俗人相同,不穿道装时,可能看不出是道士。他们主修符咒,弟子必须经过经过授箓才有资格成为道士。
也因为正一派道士的特殊性,过去周围村民都愿意自家孩子修习道法,他们才能挑选天赋高者,长长久久传承下去。
“清和师兄。”
阎道士在百岁道长面前,收起不正劲的笑容,恭敬谦和。
清和道长走下船来,主动迈开步子走在最前前,同时一边对阎监工等人道:
“不必休整调息,救孩子要紧,咱们直接去凌云大佛瞧瞧。”
“法衣、香炉、香烛、祭品、八卦镜、三足金蟾、八卦龟……都已经一一备好。”
面容清秀的青年道士在这年轻一代中,是最有天赋的,寻常他就负责重大法礼备法器。
不多一会儿,他们来到人群聚集处,这里有身穿袈裟和尚、愁眉苦脸领导们、甜妹儿叶安诚的亲戚朋友们。
清和道长刚到,便收到所有人的恭敬问候,哪怕是六根清静的和尚,也是需要尊老敬老的,哪怕这位百岁老人相貌长的比很多高僧们还年轻一些。
对于这些外在恭维,清和道长不介意,他翻开王献宋古籍慢慢细看一番,才抬头对挤在东边角落里的少年道:
“请问可是山绅小道友?”
虽山绅并不是道士,但他修习的黄皮书籍,以及传说中汉族丢失的夏“连山易”,都是道学一派,广义称呼道友即可。
旁边十岁清秀男童好奇看着阎师公一直吹嘘的千年道学天才,讲实话,他是不太服的,毕竟少年人都有争斗心里。
顶着两只粉团同款黑眼圈,山绅向前几步,弯腰行长辈礼道:
“清和道长您好,我是山绅。”
“听闻你与叶甜甜有镜像生命线,你安全她安全,反之亦如此,不必太过自责担忧。”清和道长劝慰一两句,才道,“你俩未来命运贫道也算不出来,但这凌云大佛藏脏洞内外可联系上,关键在你与叶甜甜身上。”
山绅眼睛猛得一亮。
昨夜时间太过煎熬,他左心脏有一种前所未有青青涩涩的难受感觉,脑海里不断重复浮现甜妹儿的喜笑泪怒。
他想,他一定是把甜妹儿当作最好的朋友,她是他第一个朋友。
清和道长既然把话说出口,那就是他有办法解决问题,其他人也惊喜不已,立在原地,静静观看他的动作。
但见,他取出一个紫金色铜炉,是圆唇型,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