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很多戴着绿帽子的初中学生们,胳膊绑上红袖标,爬到龙王、观音庙、城隍庙顶,用锤头砸屋顶的琉璃龙凤檐和跌水狮头,名曰——破四*旧。
其实这些寺庙在建国后已经另作他用。
与上京只暴力不同的三线城市初中红星队小将们,经过一践踏式的房檐革命,屋顶漏雨,他们还得负责上房补漏,否则会被父母拎着耳朵教育一番。
该!
在没有公交车中巴车大巴车的年代,联系一辆驴车很顺利,但对方只会跑碧山镇固定路线,这里类似后世的车站,只是多一些牛粪马粪驴粪等。
顶着绿帽子,坐着摇摇晃晃的车。
一路上,凡是遇到有人的地方,一定有绿帽子与领导人徽章。
到达碧山镇时,这里啥好比城市里还热闹。
甜妹儿几人也想打听一下家乡情况,虽然有通过特殊渠道收到家里的保平安信件,但上京混乱还是给他们留下多多少少的阴影。
看来这乡镇
——同样一言难尽。
原来水湾县公社与大队都被夺权,如今有成立一个革·委会,每个生产社成立了革·委会红色组织,又被亲切称呼“燎原大队”。
镇上小学如今又开始开课。
但校长已经不见,小学必须由贫·协主席来接管。
如今碧山镇小学的领队,是一位头戴绿帽子,穿着满身都是疙瘩的薄黑旧棉衣,嘴里嚼着个有浓臭味旱烟袋锅,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邋遢老头子。
因为他是镇上最贫困的人。
此刻他正蹲在镇门口,一袋接着一袋抽着旱烟,默默地看着戴绿帽子的红星队小学生们忙忙碌碌。
他们正在上今日的劳动课。
甜妹儿看着激情澎湃的小豆丁们。
她向一个面容和善的打听学校,毕竟碧山村也有一座小学。
六十年代末的学生们很不一样。
学校没有教材,但有考试。
“学生自己不会做可以抄别人,在做题时也可以相互商量。”——某高级领导。
于是考试大家可以互相抄,考试结果有分数,但不起作用,因为不存在留级问题,也没有升学问题,已经不再有高考。
晓丫头听得有点心痒痒,但碍于四妹妹得高武力值,不敢支声。
但是,学生们比上课还累。
贫下中农子弟参与管理学校。
根据每个学生家庭成分,以及自家房院大小及经济收入状况,最后谁家最穷谁就当班长,其余穷当小队长。
甜妹儿:
……以穷为傲,国家真的不会完蛋吗?
虽然没有任何课程。
但每日都会听广播,请革·委会的人介绍红星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史和艰苦奋斗史,最后落于实际。
比如,怎样在一片荒山野岭中开辟出片片果园?于是次日是植树日。
再比如,小学生军训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