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重生六零小甜丫无弹窗 > 154 新嫁与剩女(第1页)

154 新嫁与剩女(第1页)

提起亲事,村里今年到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也不少,单说叶家这一大家子里,就有叶诚快到二十岁。

说起适婚年龄,这又涉及到种花国一桩激动人心的旧事。

先说碧山村,虽地处深山,却因过去山药井救人等原因,村人们思想觉悟比较高,也经常与村外碧山镇等联系。

尤其张队长、白老爷子这样子的精神积极分子影响下,村人们很多事,都会遵守种花国的规则。

比如婚姻规则。

五十年代初,种花国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坚决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并且男满二十岁才能结婚、女方则十八岁。

此法一出,种花国普遍不满,农村地区老人更是抱怨褥骂抗议上头。总之,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现实生活中也买卖依旧,紧紧婚姻规则出来一年内,根据统计,就有数十万多名女人,因为婚姻不能自主,受家庭虐待而自杀,甚至被杀。

很难想象,婚姻法以前是怎样的,哪怕碧山村亦如此。妇女的婚姻幸福靠得都是运气,像白家老俩口、叶家老俩口等,遇到对的人真的很难。

或许,类似此类规则的实施,都是需要轰轰烈烈的。

于是乎,在五三年,种花国全国上下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婚姻群众运动。从上到下提倡婚姻自由,监督婚姻规则的落实情况,以及教导年轻人自由恋爱。

咱先不说偏僻落后乡村,怎样躲规则照旧。像城镇居民、类似碧山村思想更解放的村落,婚姻规则真的是,各个方面,轰轰烈烈渗透一回。

比如,种花国那一年离婚的男男女女,刷新历史新高,后面十年绝对比不上。甚至离婚再婚的年轻男女,都作为积极分子,被登在各大报纸上歌颂赞美。

与男人们不同,绝大多数妇女们都是真心实意感激种花国规则。尤其是在那一年,趁着最好的时机,逃脱苦海、找到新幸福、获得新人生的进步女青年。

激烈运动过后,再次恢复至平静。

老一辈思想可能难以变化,有的村恢复老旧的思想。但新一代年轻人多多少少受到影响,比如叶三叔与胡梨花。

像叶三叔这样的年轻人,碧山村不少。

村里打骂妇女不再放到明面上,出村花钱买媳妇儿这类事很少,富户娶两个姑娘绝对不会发生。而且半数人家,都遵循着婚定年龄这一说法。

不能买妻后,三个村外来媳妇儿猛得减少。

碧山村半数以上的村民,娶嫁都在三个村子里,属于内部消化,一是山沟里外来姑娘,愿意进来的少,二是考虑到离得近,还能够帮一把自家闺女。

只是这一连串的暴雨风雪灾难,接二连三陆陆续续串联来。已经定亲的人家,根本找不到机会,把媳妇儿娶进门,或者把闺女风风光光嫁出去。

男子娶妻还好说。

年龄稍微大两、三岁,也不耽误娶亲,还会被称赞为‘成熟稳重’。

姑娘们就不能这么自由,十八满婚龄就有很多人出嫁,二十岁左右没定下来,在乡村里可就算老姑娘。

哪怕已定亲也不保险,对方可以用年龄为借口反悔的,退亲的姑娘遇到好人家,就得全碰好运气。婚姻规则里可没说“二十一岁姑娘不是老姑娘。”

村里疼闺女的父母,愁得白发增多、皱纹加深。最愁的是本准备嫁去山外的闺女,只是他们愁也没有办法。

比如胡家二闺女,脾气暴躁就骂弟弟骂父母。但更多的‘老姑娘’,都是在背后偷偷抹泪、半夜咬着被子哭泣,怕让亲人担心,却更让父母兄弟操心。

大雪封山,这事只能劝慰。

再苦再酸,只得往自己肚子里咽,没有正式解除亲事,‘一女多嫁’可不是好事。

第二愁的是村里‘自行消化’的人家,这类通常都引起骂架。

现在办亲事越来越不讲究,聘礼嫁妆全部减少,亲戚朋友怎么请客,大办不了、小半令人伤心,男方暂不愿家里多添一口人,男方聘礼出不起、女方家不乐意……

总之,疼儿女的人家,事关儿女终身大事,一点鸡皮蒜毛的小事,都能让两亲家吵架,甚至动手打架。

不疼儿女的人家,为一个红薯或半斤玉米,都能吵个三天三夜,揍人也不少见。

至于结局——

好一点,双方讲合,欢欢喜喜办简单婚事。

差一点,双方翻脸散伙,结亲不成反结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