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提前将坊宁两侧的山间密林,伐出了两条围绕坊宁的山道,方才使得蛮军不用从正面冲入火海,就能轻易攻杀彭将军所部。
而我们不正好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吗?
江左镇与江鱼乡虽近,却也有一段距离,
两城虽可互相照应,但若两城同时受到攻击,他们便只能依托土城进行防御,要想退敌,便只可靠江城的萧鸿发兵来援。
但陛下,诸位大臣,我们所在的半生戈壁地域宽广平坦,其中有与江城最近之地,仅仅相隔三座山峰。
若是我们也学着李常,从这三座三峰之间提前开辟出一条山道,在跨过长阳江,我们不就可以直通江城南门之下了吗?
这样一来,只要我们同时攻打江左镇和江鱼乡,萧鸿便必定出兵,而这时候,我们早已派出的骑兵,便可渡过长阳江绕道萧鸿后方,使其首尾难顾,包夹之下,他萧家军便是马战再厉害,也难有发挥之地。”
孟启荣话音刚落,已是有人出声质疑起来:“孟将军,你的计策虽好,但坊宁城小,伐树开出的山道并不长,所以不需太多人力和时间。
但你说的那三座山我知道,若要想开出一条山道连跨这三座山,且不论人力财力的损耗,就这时间也不容许啊。”
“是啊!孟将军此计若是提前准备个三五年,恐怕才可成。”
“而且就算我们开出了山道,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战船啊,如何让将士和马匹们渡过这长阳江,难道要让他们游过去?”
然而就在众人纷纷表示不赞同孟启荣的计策时,一直很少发言的司马垚将军却是开口询问出来:“孟将军说的可是玉峰山,双虎山,齐山,这三座山?”
孟启荣点头:“正是这三座山。”
司马垚闻言顿时激动起来:“回陛下,若孟将军说的是这三座山,那么末将觉得孟将军此计或可行之!”
夏誉本来已被周遭重臣说的有些再次失望,此刻突然听到司马垚这么说,立刻又精神了起来:“司马将军还请说说,为何独独你觉得此计可行。”
司马垚抱拳道:“陛下,末将出生在玉峰山下玉峰村,所以末将知道,这玉峰山山顶之处有一地涌之泉,与这半生戈壁一样,春夏两季半生泉涌水汹涌,自玉峰上流下,裹挟这山石和泥土,会顺着玉峰山与双虎山和齐山,山脚下相连的山涧流入长阳江。
而每到秋冬两季半生泉,便不再涌水,使得这条山涧河流干涸,漏出碎石和泥沙。
所以我们村里的人这管此泉叫半生泉。
而现在正好是冬季,半生泉已然不会涌水,山涧河道内更是早已干涸。
若是我们走这条天然形成的河道,无须消耗太多的人力和财力,更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仅需将河道内,流水冲刷下来的树枝枯木,放到两旁便可,
如此一来,这数十里的山涧,末将估计仅需两千将士,日夜搬运和用石块填充些许低洼之处,便可行军。
至于各位将军说的战船,末将认为完全不用担心,长阳江冬季水位下降明显,而距离我们所行山涧出口,不足两里的地方,便有一处长阳江的浅水滩,仅是刚刚可以漫过末将的肩膀,
若我们骑马前行,长阳江冬季水位下降,水流平缓,骑马过河并不会有太大危险。
所以末将认为,孟将军此计可行。”
听到这,在场众人无不激动起来。
夏誉更是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快,快,备马,司马将军快带朕去瞧瞧,这直通江城的山涧河道!”
。。。。。。
很快,在骑马行进了大概三个时辰之后,夏誉已是和一众将军,来到了玉峰山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司马垚指着前方一个破败的村落:“陛下,那就是我长大的地方,不过后来,由于半生戈壁气候条件太过恶劣,村长便带着全村八十多口人离开了这里,
我便是在那时看到的城里募兵告示,入的行伍,没想到转眼已是过去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