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攀金枝古装短剧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哦豁(第3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哦豁(第3页)

只不过,那些都被王姮打包“还”给了王衍。

只留了几十亩的祭田。

王廪等王家人回归后,王姮成了实际上的家主。

她便在河东,王家庄子附近,圈定了地皮,重建宗祠,重新购置祭田。

王家留在沂州的族人,若是愿意迁过来,王姮愿意资助一部分相应的费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是继续留在沂州,王姮也不干涉。

左右她的“王氏”就在这里,比邻东山书院,拥有全套的王氏族谱!

现在的王氏庄子,可不是当年的偏远小田庄。

不说别的,只一个东山书院,就足以提升这片土地的价值。

经过几年的发展,又有沈度这位海内名士,东山书院早已名扬天下。

齐地,乃至京城的权贵子弟,都不惜千里,跑来求学。

王棉这位总是受打击的穿越女,却还是拥有着无数超越时代的知识。

后世学区经济是何等的疯狂,王棉不只是听过看过,还亲身经历。

东山书院出名后,王棉就全力打造了学区房、商业街,以及与书院相关的各种工坊、产业。

东山书院周围,院落连绵、店铺林立。

其繁华程度,比河东县城更甚,丝毫不亚于沂州府城。

王姮把王氏宗祠、祭田等安置在这里,还提供一定的金钱、地皮等帮助,这对于普通的王氏族人来说,绝对是极大的好事儿。

毕竟沂州祖地,已经败落。

除了农田就是农田,妥妥的乡下。

哪里比得上河东?

就算不为了读书,只是想要谋生,东山书院附近,所能提供的机会更多。

读书识字的,可以去私塾教授蒙童,去书肆当差、抄书。

不识字的,也可耕地、帮工。

东山书院带动起来的商业圈,已经能够跟一个繁华的州府相提并论。

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真的非常多。

王氏族人还有更大的优势:他们姓王,他们的家主是河东的地头蛇。

在这里,非但不用担心被欺负,还能高人一等。

有更多谋生的机会,还有优越的身份、地位,关键是,紧跟家主的步伐,才能进一步得到家主的看重,他们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这般多的好处,不过是搬个家……王氏众族人噼里啪啦的拨完算盘珠子,就都做出了选择。

搬家!

跟着家主,在河东重建宗祠,重塑“王氏”!

这件事,从去年就开始进行。

经过半年的忙碌,宗祠已经建好,族人们也都相继搬迁、入住。

一切准备妥当,只等开宗祠、迎族谱,崭新的、属于王姮的王氏,也就此重生。

这般重要时刻,正好可以同时举办一个“联宗”仪式,让王棉一家“认祖归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