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鬼子的前线部队才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对八路军防御线发起的零星进攻也没有什么效果。
后来八路军主动发起反攻,小鬼子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防御,所以才会被打得丢盔卸甲,一路狼狈逃窜。
可以确定的是,这次小鬼子的全面溃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藤原九条失踪,整个战线无人指挥,下属的士兵成了一群无头的苍蝇。
不过这些小鬼子部队,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哗变而故意撤退,还是因为败逃担心上级追责而哗变,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兴县的藤原旅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主张继续追击,一举拿下兴县的呼声又高了起来。
毕竟小鬼子现在自顾不暇,整体局势对八路军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能集结所有主力部队,在短时间内赶到兴县,有很大的把握能全歼藤原旅团。
自从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八路军与小鬼子的战斗就一直处于拉锯战的状态。
其中八路军主要以防守为主,创建根据地发展自身力量。
而小鬼子主要扫荡的方式围剿八路军,双方的战斗虽然从未停止过,但基本上都以小规模为主,互有胜负。
上次三八六旅全歼整个鸠本联队的战斗,也一度在八路军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能成建制地歼灭小鬼子一个联队,这可是八路军自组建以来,破天荒头一回,称之为大捷都毫不为过。
如果这次能借势全歼了藤原旅团,不仅刷新了八路军的战绩,还能攻克一直被小鬼子占领的兴县,并且解放藤原旅团的占领区,扩大根据地,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大部分人都比较倾向于攻打兴县。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从来不畏战的陈旅长却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
对于攻打兴县,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旅长,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呀,以前碰到这种事,你是巴不得往上顶的,怎么这次反而畏手畏脚起来?”
面对陈旅长的反对,秦参谋长首先提出了质疑。
他是支持攻打兴县的,以他的经验来看,只要八路军能在一天之内完成集结,并且抵达兴县,最多三天的时间就能结束战斗。
“老秦啊,这次的情况特殊,不是我变得畏手畏脚了,而是其中不稳定的因素太多,我不能不多考虑啊。”
陈旅长颇为无奈地摇摇头,向众人解释了他反对的理由。
在陈旅长看来,小鬼子虽然已经溃退,但藤原旅团的整体兵力预估还在八千人左右,并不容小觑。
虽然藤原旅团现在闹哗变,但并不代表他们面对进攻时不会反击,尤其兴县还是小鬼子的主场,无论是防御工事还是后勤补给,对方都占据优势。
从扫荡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二天的时间,八路军虽然暂时击溃了敌军,但自身的损失也同样惨重,前线作战部队的战斗减员都在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
如果现在集中优势兵力,整个一二九师能调动的部队顶破天也只有一万人左右,而且武器弹药都处于匮乏状态,攻打兴县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
最重要的是,除了藤原旅团外,根据地周围还有敌军的三个旅团,距离最近的半天之内就能赶到,到时候都去攻打兴县了,后方空虚,敌军趁虚而入怎么办?
以一二九师目前的实力,就算能成功拿下兴县,也没有足够的能力驻守,扩大防区的同时,也意味着自身兵力将被持续分散,这对八路军长期持久的发展是不利的。
不得不说,陈旅长的确是一代名将,光是这份能统顾全局的战略眼光,就很少能有人与之比肩。
大部分人在这个形势下,考虑都是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推测胜算有多大,从而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这种思想,可以理解为比较片面,只顾一时之胜败,把重点都放在了眼前的利益上。
可陈旅长不同,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不仅将敌我双方现有的实力进行了对比,还准确分析出了其中的不稳定因素。
最关键的是,他看出了更为长远的问题,这就是大局观,全局观。
一个能够统筹全局,并且做出正确决定的指挥员,给所属部队带来的,不仅仅是擅打胜仗那么简单。
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部队有了无限发展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