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林托着下巴轻声念叨,不断地重复油桶和公路,好像是抓住了什么东西。
“是了!”
乔林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这一动作吓了其他人一跳,都有些紧张地仰头看着他。
“这应该是小鬼子设立的一个补给站,给过往的运输车辆加油的。”
乔林很肯定地说道。
孙德胜等人闻言也是连连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不是加油,那院子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油桶?这东西又不能吃不能喝的,紧挨公路而建也是为了方便加油。
“得弄清楚这条公路是干什么的,你们认识这村子里的老人吗?”
乔林忙问道,一个不成熟的计划逐渐成型,他迫不及待想要开始实施。
“有,跟村长挺熟的。”
孙德胜连忙说道,作为干部,肯定是要跟部队驻地的群众打交道的。
“带我去见村长。”
乔林一把抓起地图,拉着孙德胜就往外跑。
到了村长家,一个老头正蹲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一看到孙德胜,连忙起身打招呼:“孙连长,吃饭没?没吃进屋吃两口?”
“吃了,村长,有点事想麻烦你。”
孙德胜摆摆手,向乔林介绍道:“这就是村长。”
乔林一看,面前这位村长果然很符合村长的形象。
六十多岁,黑衣白裤,腰间缠着布带,满脸皱纹花白胡子,有股子威严气势。
“村长,有个事想请教您一下,您看看这。”
乔林把地图摊开,指着那条公路问道:“您知道这条路吗?”
村长凑近看了看,然后又歪着脖子看看,最后摇摇头:“看不懂这是啥。”
“呃...”
乔林有些难为情地收起地图,换个方式问道:“村长,您知道咱村东南角一百多公里那条公路吗?”
“一百多公里?”
村长显然对公里这个单位不怎么熟悉,又抽了两口烟后才反应过来:“是不是两百多里外的那条路?”
“对对对,就是那条,村长,您知道那条路是什么时候建的,是去哪的吗?”
乔林赶紧点头。
“那条路有些年头了,好像是宣统年间修的,从常山到龙城,那时候我家老二刚出生,我老婆回兴县娘家就走的那条路,有路是真方便啊,可比爬山快多了,可惜离咱们村有点远...”
村长开始喋喋不休地讲述起来他和这条路之间的故事,从他家老二开始,一直到小鬼子入侵。
乔林也不好打断人家,只得耐着性子听村长讲了一遍《我和这条公路不得不说的故事》。
“村长,麻烦您了。”
好不容易听完了故事,乔林谢绝了村长邀请他进屋喝水的好意,叫上孙德胜赶紧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