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他人不同,他们刚刚看到的只是比试双方作画时的状态,但是却不知道绘画的具体内容,故而此时人们皆是上前涌去,仔细端详,为一会儿的“野綯献贤”做准备。
此时,浪涛原上,两个人的画作已然尽现于众人眼前。诚然,云梦漓的作品确是上上佳作。
很多人初看之时,都觉得那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浪涛原,就连风中野綯上颤动着的积雪都是如此的惟妙惟肖。
絜长量短,衡短论长,相比于云梦漓对物象的追求,李洛冰的画作中所表现出的反而是灵魂上的共鸣居多。
画之道,始于象形。临摹万物,简而为征。画中有景,景中有情。
画之极者,若如酥小雨,润泽人心。
李洛冰的画也是如此,仿若寺庙中那肃穆而又悠长深远的钟声,带来的不仅是时间上的讯息,更多的,是带给人内心的探寻,故而愈来愈多的人心陷其中,不可自拔。
浪涛原的金鼓深藏在每个临风人的心底。
无论什么时候,其实选择这样的题材的人都不多,李洛冰迎难而上,用一支狼毫将这个残酷的历史血淋淋的展现在众人面前,不加掩饰。
铜镜中,画卷折射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棕黄色,像是远古的回忆,泛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斤重……”人群中突然传来低声的吟唱,古老的民谣为这灿烂的午后镀上一层悲戚的光,慢慢的,声音像是像是从雪山之巅涌下的的冰泉,越汇越大,最终形成一片海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临风人并不畏惧错误,他们在乎的,只有错误背后经验的累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尽管临风的历史上曾有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但这首每个临风人都自幼相伴的摇篮曲却将“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这样信念沁入了后世临风人的骨血里。
贺柏听着人群中的吟唱,却是轻声地和应。
直到浪涛原上连回声都已渐渐逝去,贺柏终于说道,“野綯献贤,开始!”
两个红衣奴仆端出两个竹篓,其上早已贴好了李洛冰二人的姓名。
人们握着手中的野綯,肃穆地放到李洛冰名下的竹篓里。
“怎么会这样?”李洛城喃喃自语,他眼看着李洛冰这侧的野綯愈来愈多,可是云梦漓的竹篓中,却只是寥寥几株,可怜可惜。
云梦漓的脸臊得通红,像是被人用炭火烧灼过一样。
李洛城暗骂一声没用,心中不甘涌起,细细思量,转眼间,却是又想出一个诡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