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江小林直接从黔阳市坐飞机飞往伊朗德黑兰。当然,中途不可避免的需要转机,黔阳市可没有直达伊朗的航班。
高洪波的新一届国家队早已组建集中完毕,飞到德黑兰去进行适应性训练了,江小林是最后一个报道的。
江小林抵达德黑兰的时候,已经是当天傍晚。即使在伊朗,江小林也受到了上百名华人华侨和伊朗球迷的接机和热烈欢迎。
欧洲金童奖和连过五人进球、年度世界第一的进球数报道等等,让江小林在中亚也有了少部分的球迷和粉丝。
跟随前来接机的国足管理人员抵达球队下榻的酒店后,球队召开了一个小会,让江小林认识了一下新一届国足的一些新球员。
新的国足,自然会伴随着新的人员流动,这是在所难免的。
江小林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等着看高洪波的水平吧!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江小林开始随队训练后,江小林发现高洪波的国家队虽然战术阵型跟殷铁生一样,都是以他为核心打4231的防守反击,但高洪波却更强调技术打法。
之前的华国国家队,包括杜伊和殷铁生的国足、国奥队,都是有点疯狗式拼抢、长传充吊的单调打法。
这样的打法在以前韩国、日本球员身体素质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还能占得一些便宜。
但现在经济发达了,东亚各国球员身体素质都成长起来,华国球员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这种打法就不能占据优势了,也难怪会面对韩国几十年不胜,患上恐韩症了。
对东亚球队都占不到便宜,对中亚、西亚球队就更捉襟见肘了。
高洪波提出,华国队最近些年成绩每况愈下,除了国内足球环境的影响外,外界球队的成长和华国队单一的依靠身体来拼抢、长传冲吊的打法,也是一定的因素。
因此,高洪波的执教理念,就是将华国队改造成技术型打法的球队,多进行传切跑位,多用地面传递。
在他执教的任期内,国足将一直贯彻这个主体战术思路,争取将华国队改造成技术型打法的球队,而不是依靠身体吃饭的球队。
一直依靠身体的话,华国队在亚洲范围都已经占不了便宜了,更何况到世界杯上去与非洲、欧洲、美洲球队竞争?
江小林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毕竟他只是一个17岁的球员。
但现在听高洪波讲解了他的战术思路后,江小林也点头觉得颇有道理。
那就试试看吧!
当然,江小林长期在荷兰踢球,荷兰的足球本身就是偏技术型的打法,江小林几乎不用怎么适应,就能对高洪波的战术理解并执行下来。
但对其他的华国队球员来说,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打法,改打地面技术流,确实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因此,在江小林进行适应性训练的1月8日,国足的训练效果不是很好,有些混乱,球员们失误也比较多。
但没办法,换了主教练、改了战术打法,这种过渡期是必然存在的。
训练了一天后,第二天,2009年1月9日下午15:00,国足在阿扎迪体育场与伊朗国家队举行了一场热身赛。
在之前的阿曼四国赛上,殷铁生率领的国足刚刚在12月19日0—2输给了伊朗,也是导致殷铁生下课的原因之一。
而今天这场面对伊朗国家队的热身赛,华国队的表现也并没有好多少。
甚至,因为刚刚换帅、换了新球员新战术,国足的传切跑位和配合默契差了很多,整场比赛的表现比阿曼四国赛面对伊朗的那场比赛更糟糕。
整场比赛下来,伊朗国家队在现场上万名伊朗球迷的加油助威声中足足进了三个球。
而华国队这边,则只依靠江小林一次角球中的头球攻门和一次快速反击中的连过三人进球打进了两个球。
至于和队友们的传切配合进球,一个都没。
尽管江小林进了两个球,但还是没能挽回国足2—3输给伊朗的败局。
因此,这场比赛江小林就只获得了2个进球8000点的基础经验,没有赢球经验。
表现方面,江小林也只获得了“良好”的表现评级,评级系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