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和李斯韩非也是初来乍到,哪里认得什么路?几个人一出大门口,就傻眼了。
苏秦张仪哈哈一笑,也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连忙改口说道:“我师兄弟早就听说这齐国乃是列国之中最为强盛的一国,更是天下人才汇聚的地方。没料想刚刚到了这里就结识了几位,传言当真是不曾欺骗我等。相逢即是有缘,何不如一同见识一下这大国的风采?”
为了免去尴尬这台阶已经给足了,孟轲三人自然也是就坡下驴,在这城中转悠了大半天。
这临淄城历经数代齐王的建设,早就根基深厚,其防御和繁荣早就超出了他国的国都。
尤其是自齐桓公称霸以来,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历经三世奋发图强,又有管仲、晏子等能臣名相辅佐,更是一日千里。
孟轲看着这早就超出诸侯规定的高大城墙,默默无语。
今日才见到孔夫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已经到了一个怎样严峻的程度。诸国国君纷纷越矩称王,早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人人只称国君的贤明,再没有人记得周天子的仁德。长此以往,复兴周礼只怕是一句空谈。
列国之中,竟无一人思念周王室。儒生在这乱世之中,应该何去何从?
孟轲触景生情,驻足良久。
韩非李斯没有意识到孟轲的心思。苏秦张仪却是敏锐之极。这俩人生的一颗七窍玲珑心,善通人意,岂会不知道这儒生在想什么?
张仪开口打破了寂静:“孟兄,我曾听说,孔夫子曾与弟子游于郊野,坐而论道。如今我等何不仿效一回?纵使不及先贤之通达,但也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你看如何?”
看这城墙心有芥蒂,那就别看了,换个风景岂不是更好?苏秦张仪看出来了,这三人之中李斯虽然健谈,但不够大气;韩非不知为何沉默寡言。但这两人都以孟轲马首是瞻,所以直接问孟轲的意见。
孟轲一听要仿效先贤,也来了兴致。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城外正是一片欣欣向荣,正是踏青的好时候。他们也已经把城内都转了个遍,去城外看看倒也不失是一个好主意。
众人在城外吟风和柳,席地而坐,谈论自己的生平所学。
苏秦张仪所学驳杂,与众人都能有话题探讨。纵横一术,讲究的是因时而变,不拘泥于一隅。反驳也好,赞同也罢,重要的不是谈话的形式,而是最终能否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纵横家最会见机行事,且能言善辩。所以几人虽然份属不同学说流派,但也能说道一块去。
有意思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已经日暮西山,几人从城外一直谈到学宫内,直到回到院子里李斯还与他们依依不舍,只好相约来日再谈。
孟轲也确实是累了,也难怪,一群聪明人聚在一块谈论道理,自然费脑子。所以没过多久,孟轲就进入了梦乡。
这一梦,只怕是此生难忘。
孟轲迷迷糊糊睁开双眼,却发现自己身在一座大宅之中,再一低头,发现自己身穿的不再是母亲临行前为自己缝制的儒服,而是一身华美的衣服。身上环佩叮当,挂满了各种的宝石玉器。
在一转头,看见同样是一身富贵的李斯正举着酒杯向自己示意:“孟兄,如今你已经是这天下间最有权势,也最有钱的人了,国君任免,百姓税收全在你一念之间,今后可要多多照顾兄弟我啊!”
说完李斯一饮而尽,坐在高贵的马车上拥抱着美女,说不尽的穷奢极欲。
孟轲一拍脑门,发现自己没有醒,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他还是出离的愤怒,一把把身上的华服纠下,跳下九乘之车,揪住李斯的领子就往下拉。
“孟兄,你这是怎么的了,莫非是兄弟我得罪你了么?”李斯一脸惶恐,丝毫都不敢反抗孟轲的行为。
“君子当举止有度,岂能飘飘然而忘乎所以?九乘之车乃天子所有,国君任免是天子之权,岂可擅专?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以百姓为耳目选拔贤能而为诸侯。是以诸侯属百姓,而非以百姓属诸侯。岂可妄言执掌天下百姓的性命?何其不仁!”
李斯还嘟囔着:“这天下间,只要你想做的事,还有谁能阻拦的?又何必管那么多?”
孟轲正色道:“孔夫子曾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怎么能说无所畏惧?更何况,取之不以其道,吾不为也;驱之不以其道,吾不为也!”
孟轲眼前一晃,顿时天地变幻,自己再也不是那个执掌天下权柄的大人物,而是独坐在一间破破烂烂的房子里。
“咕噜噜!”孟轲一摸肚子,原来是自己的肚子响了。明明下午刚刚吃过,怎么会这么饿,就好像好几天没有吃过东西一样。
再一看自己的装束,破衣烂衫,披头散发,两双手黑的跟碳一样。
这时有一个人从外面进来,孟轲一看,原来是苏秦。
苏秦见孟轲如此落魄,关切地问道:“孟兄,怎么许久未见既然落魄到如此的地步?如今我追随一位君王,正好有所富贵,孟兄不如一同与我辅佐于他,也好,一展胸中所学。”
孟轲问道:“这君王是圣人吗?”
苏秦面色难堪:“我王是性情中人,见周王室式微,欲兴兵征伐好取而代之,正是用人的时候,孟兄你就跟我走吧!”
孟轲不理他,继续问道:“纣王可有失德,招致天怒人怨?”
“不曾。”
孟轲气得须发倒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