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山,山路边,一处凹进去的平地,红星团临时指挥所就设在这里。部队在路边休息,警戒……刘国典和晏惠林坐在一起聊天。
晏惠林:“你说这事是不是缘分,八路军那么多部队,偏偏把我们抽调过来接应郑律成的部队。”
刘国典:“一晃也有几年没见了。那次他来我们团采风,我们的感情很深啊。”
晏惠林:“对他的触动也不小。”
刘国典:“听王旅长说,郑律成后来写《八路军大合唱》时,许多感受和素材,都和他参加上下细腰涧战斗分不开啊。”
晏惠林:“你说的没错啊,《八路军进行曲》唱的就是我们那种精气神,坚定勇敢,一往无前!不过,我没想到郑律成回去后,这么快就把歌曲写出来了。”
刘国典:“写词的公木也是个大诗人,我读过他的一首长诗《岢岚谣》:三月里,三月三,春风不上岢岚山。河滚浪,鸟鸣寒,塞外黄沙遮晴天。东流一道川,西流一道川,两川之间好田园,两川之间有个庄子名叫三丈湾。”
刘国典:“他的诗特别质朴,读起来特别亲切,后来听说他们俩合作写八路军的歌,我就想,这事一定能成。果不其然,第一句就把我镇住了,向前向前向前……咱八路军有这支歌唱着,我当一辈子八路军都愿意。”
晏惠林:“律成为什么没留在鲁艺继续搞音乐,却跑到前线去打仗,又搞什么朝鲜军政干部学校,还当教育长,我有点不明白。”
刘国典:“听说《八路军大合唱》写完之后,他遇到些麻烦,日子也不太好过。以前他在国统区干过地下工作,收集过日本人情报,因此有人就怀疑他有什么特务嫌疑。”
晏惠林叹了口气:“简直荒唐之极。”
刘国典:“听说律成也很委屈,想结婚上面也没批准,他就想到上前线。正好中央调武亭同志去筹建朝鲜义勇军,他就把郑律成也带到八路军总部去了。放下作曲的笔,拿起枪杆子,郑律成照样干得很出色。他带领一支武装工作队多次深入敌后作战,开展宣传瓦解敌伪工作,居然威震一方,小有名气呢。”
晏惠林看看表,显得有些着急:“哎,这都过去几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接到郑律成他们。”
一名参谋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份电报:“刚刚接到前方通报,郑律成率领的朝鲜军政干部学校经过吕梁山马驹岭时被日伪军包围了,已经被困一天一夜,还有伤亡,情况十分危急。”
刘国典和晏惠林等查看地图……刘国典:“他们怎么会跟日伪部队遭遇上了呢。”
参谋说:“这伙日伪军原来是派到吕梁山区进行扫荡的,没想到一进山就遭到我们的地雷阵,加上部队的阻击,死伤不少,扫荡一无所获,只好往回撤退,没敢走大路,从马驹岭返回,正好与郑律成的学生队伍遭遇。可能是发现郑律成带领的学生没有多少战斗力,就咬上了军政干部学校的队伍。郑律成身边作战人员并不多,只有129师的一个排护送,打了整整一天一夜。据前方侦察员报告,目前已与郑律成部取得联系,他们暂时撤到一个高地坚守,等待增援。”
刘国典:“政委,我看不能再等了,我们马上赶过去。”
晏惠林:“对,边赶路边向旅长报告吧。”
刘国典对参谋说:“你通知部队马上出发,马驹岭方向急行军。”
山西吕梁山,一处山冈上,夜里,小高地上聚集着许多青年学员和一部分八路军战士。有战士架起机枪,步枪对准山下。临时工事前及山坡上留着余烟余火,可以看出之前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郑律成正召集学校骨干和八路军排长在开会。
郑律成:“虽然我们与接应部队联系上了,但突围作战还要靠我们自己。刚才我们经过侦察发现,东南方向有一处山脊,敌人虽然设防,但兵力有限,是我们突围的方向。各单位组织好队伍,参加过训练的学员全部带上武器。八路军张排长将带领突击队首先发起冲击,与增援部队里应外合……”
一名战士跑过来:“郑校长,接应部队派人来了。”郑律成异常兴奋:“啊,派人来了,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这时,全副武装的陈八个从后面走上来:“报告郑老师,359旅红星团一营三排排长陈八个前来报到。”
郑律成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你是陈八个?”
陈八个笑起来:“你给俺从鬼子尸体上弄来肉罐头吃,俺还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