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东笑眯眯的与之伸手道:“久仰,以后咱们就是同学了,还望多多关照啊!”
“互相关照,互相关照!”
臧闯客气话还没说完,后面就有人涌了上来。
夹带着各种口音的久仰,令总裁班越发热闹。
赶巧,里面不少人,还是常东的熟人。
这也正常,差不多都是混到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人,互相认识很正常。
不少人瞧着这一幕,感慨万分。
这一屋子董事长、CEO,愣是没有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受欢迎,你说说这事整的。
不少人瞧着常东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年纪,两相对比之下,心中越发感慨。
常东挨个和大家握手互报姓名,交换名片。
班级人不多,只有三十来人,哪怕常东之前,拿到了学员名单,专门记忆一番,此时看到真人,还是有些记忆错乱。
话说,常东提前整理学员名单及资料是有原因的。
首先,人脉交往的重要前置是熟练叫出对方的名字!
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甚至叫错了,留给对方的印象能好才怪!
其次,了解对方生平,尤其是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这偶尔聊天提起,会给对方一种重视感,有利于关系进一步深化。
然而常东有些记不住众人,他的资料教室里一大半人几乎都是耳熟能详。
实际上,教室里大多数人几乎都跟他做了一样的事情。
提前拿到学员名单,背下名字和基本资料,潜意识里将这些学员分为三六九等,标注下重点结交目标。
其中常东几乎成了所有人心目中的重点。
实在是他取得的成就太多太高,人又这么年轻,脑子被驴踢了,才会选择忽视。
趋利避害乃商人本性也!
九点二十分钟,总裁班几位教授乃至燕大副校长都来了。
主要是刚开课,互相介绍一下,同时表示看重等等。
几位教授中,被重点介绍的,不出意外,正是和常东一起参加过讨论会的郭教授。
今天第一节课,也将由郭教授主持。
一般讲师首次讲课,都喜欢讲几句题外话,郭教授也不例外。
他介绍一下自己,然后谦虚道:“今天这课,讲得有点心虚啊,台下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实干家,我这搞理论的,终究是心虚了点。”
大家闻言连忙客气,什么“老师您太客气了!”、“您要是从商,这里哪有咱们位置。”云云。
能混到这里,人情世故差不了,见识更不差。
谁敢把郭教授的自谦当真?
人家郭教授研究的是经济大势,从海量数据中,寻找宏观联系,发现规律,这样的人,跟他们商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众人客气,令郭教授很是受用,他笑道:“我这心虚,还是有原因的,今年正月十六我跟常总参加了金融监管组织的讨论会,常总见识不凡,我是极为佩服,咱们同为诸夏金融顾问,我却站在这给他讲课,真是有些汗颜呐!”
此言一出,众人集体愕然,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