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需要再过段时间,将整个厂子的管理人员都升一个层次,然后再提拔一些新的管理人员。
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过程都是需要费心费力的。
目前扩建的两个厂子,加上原来的一厂,大桥食品厂的员工已经有了足足两百多人,另外在外跑业务的销售也有了二十多人,这样合计起来就有着两百二十人左右。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员工的规模也肯定会越来越大,那就不是周桥一个人能够完全管理的过来的了。
好在服装厂那边,并不需要周桥太过关心,只需要将设计图交给麻成礼就行。
除了食品厂和服装厂之外,周桥还一直想着把制药厂的规划提上日程。
不过因为制药厂跟食品厂不同,建设起来需要有很多比较专业的设备和车间,而这边建筑队只能做一些相对简单一些的工程,具体的一些车间还需要找专业的建筑队来施工才行。
而且,制药厂的工人招聘,也不能那么简单,需要有一定的医学基础。
药品这一块,关乎着人的健康,自然是不能那么随意。
而且,制药卖药还需要很多的手续和证书,这些都是需要慢慢去办的。
对此周桥也不是很着急,如果制药厂能够在年底之前完工的话,已经是很好的了。
之所以要坚持建设制药厂,是因为周桥身为经历了二十一世纪,重生回来的人,深知国家在药品这一块的研发和发展的不足。
很多国外的药品,都被他们垄断,导致我们国家在很多困难的时候都被卡了脖子,尤其是出现疫情的时候更为严重。
仅仅一次疫情,都会让我们给国外十分恐怖的天文数字的金钱。
其实,并不是我们研发不出那些药品,主要是大家不舍得投钱,以为靠着进口可以节省很大的成本。
但是实际上,严重依赖进口,反而会让自己成为鱼肉,别人是刀俎。
另外一点就是,很多中药方剂,被国外通过所谓的先进科技,制成了中成药,反过来又卖给我们国内,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反过来赚我们自己的钱。
这才是让周桥十分痛惜的地方。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周桥都准备建一个制药厂,即便是只能改变一点点状况也好。
这一天,周桥正在听取何秋玉这个月的销售报告,门卫那边打来了电话,说是吴永贵吴县长来了。
周桥就连忙起身相迎。
对于吴永贵这个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县长,周桥还是十分尊敬的。
自己的二厂三厂,还有服装厂,制药厂都是靠着吴永贵才能这么顺利进展的。
“吴老哥,好久不见了啊,快来尝尝我新买的龙井!”
周桥还是称呼吴永贵为吴老哥,热情地招呼他进办公室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