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从金城回来后就忙得四脚朝天。这次他从金城迁来了数十家匠户和医士,加上他们的家人,足有近二百人。被招降的郡兵在参加了攻打金城郡的战斗后,大多数都选择留下来,他们的家人也一齐都搬到了桃花坞。还有许多流民和脱了奴籍的人,看到了华部兴旺的前景,即使被告知没有土地分给他们,但还是跟着李辰回到了桃花坞。这样一来,华部的总人口急剧膨胀,一下子超过了千人。桃花坞这个小寨子无论如何也塞不下这么多人,李辰只得在桃花坞周围设立了一些临时营地来安置他们。好在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再加上李辰缴获了大批粮食,总算是避免大家受冻挨饿。李辰将老乡们编组起来,十家设一甲,十甲设一里,由乡民们自己推举甲长、里长进行管理。华部有事,只是通知甲长、里长们就行了。李辰给强制搬迁来的和加入义勇的乡亲每家发一红色的小木牌,称华部公民。凭牌可分田十亩。持红牌者只要在桃花坞住满三年,表现良好,遵纪守法,就能加入院会,参与决定华部事务。而那些自己跟来的,则每家得了一小绿牌,称华部居民。他们也要在三年内遵纪守法,才能换小红牌,分到土地。但李辰也留了口子,只要加入华部义勇,或是和华部公民成亲,就可以马上拿到红牌。熟悉李辰的人对他满脑子层出不穷的奇思怪想已经麻木了,但是还是有人忍不住吐槽,“明明是个绿的木头牌牌,为啥叫‘绿卡’?”这里撇过李辰的恶趣味不提。在回到桃花坞的当天晚上,李辰召集花贵、贺兰兄弟、裴萱、纪辉还有李由议事。李由自从被李辰逼着上了贼船,知道自己没了退路,也只好举家搬到了桃花坞。李辰对李由完全是既往不纠的态度,因为李由毕竟是陇西李氏的庶出子弟,见识学问都有,还有多年经营田庄的经验。对于人才奇缺的李辰来说,也算难得了。李辰首先提出要完善华部组织管理机构。因为现在华部人口已经过千,比当初桃花坞百十个人多了十倍有余,境况已经不能同日而语。没办法再象以前那样粗放经营了。李辰提议在华部都督下先成立军事和民政两个管理机构,其它的再慢慢跟进。这样,华部都督司马房和布政司宣告成立。李辰自兼司马掌握军权,任命贺兰武为司马长史佐贰。华部义勇和新投的郡兵及丁壮约三百人人组建一个正兵营,贺兰武兼任营指挥。营下设三都,每都下设三队,每队五伍,每伍仍是五人。贺兰盛为副指挥,领骑兵及军械辎重。贺兰仁为副指挥兼监军,领军法和首脑机关警卫。花贵将离开军队,成为华部的第一位民事首长,布政使。并兼任司法首长按察使。李由被任命为布政主事,纪辉为布政从事,皆为花贵的僚属下级。李辰说完,转过头来,正待要交代李由几句,却见李由正失魂落魄般两眼直盯着裴萱不放,好像他刚才说的话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李辰不由心头火起,“尼玛,家里小妾都好几个了,还盯着人家大姑娘不放!”李辰重重地咳嗽了几声,这才惊动了魂游天外的李由。李由见李辰一脸怒气地看着自己,吓得从座位上直跳起来,拜倒在地,口称“死罪”不已。李辰虽然恼火,却也不想把他怎么样。只是叫他起来,将要他做的事仔细嘱咐了一番,李由连连称是,也不知听进去了多少。裴萱仍是一副清冷的样子,只是埋头做着记录,长长的睫毛下秀目宛若一泓秋水,波澜不惊,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李辰对众人道,“此次袭取金城,大获全胜。虽然消除了眼前的威胁,却也将自身暴露在朝廷面前。虽说我已经上书朝廷,要求归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朝廷将要怎样对付我们。也许大军旦夕将至。况且此次攻破金城,使我们的人口大大增加,原来的村寨已不敷用。所以另筑新堡当为如今第一要务!”说罢,他摸索一番,也不知从哪里找出一个城堡的模型展示给大家,“这就是要新筑城堡的样子,这种城堡被称为棱堡,请诸位多多参详。”众人看着案上的城堡模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这座城堡不方不圆,而是呈多边形,就像一朵盛开的重瓣的花朵。它所有的墙都以一定的角度内倾,看上去非常繁复。花贵不解地问,“为什么要造成这样?这需要多耗许多材料工本。”李辰笑道,“这是出于防卫的需要,你们看,这样一来,无论来犯者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受到侧面甚至多面的攻击。”贺兰兄弟是军人,他们首先看出了门道。越看越觉得心惊。贺兰武不由长吸一口气,“好毒的心思!”贺兰盛点头道,“不填够了人命,绝难攻下。这么个堡垒,只要存粮够,就是来一万人,也徒叹奈何。”贺兰仁疑惑地盯着李辰,“这个又是那个什么泰西传过来的?”李辰有点不好意思地抓抓头皮,“算是吧,这个,你懂的。”
第二天,李辰就找来了筑城的工匠,和他们一齐商量工程细节。李辰原想也过一把发明的瘾,制造水泥来筑城,那可是又快速有坚固,绝对是划时代的产品。李辰前世做公务员的时候,曾到乡镇挂职锻炼一年,李辰所在的城市曾是全国乡镇企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各乡镇办的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五金厂等多如牛毛。李辰整天没事在下属各厂转悠,享受各种“腐败”,所以对水泥等生产工艺多少有些了解。就目前而言,生产水泥的难点不在原料,而在工艺。生产水泥至少要经过两道研磨,是需要大型的立磨或球磨来完成的。可现在是一千五百多年以前,连金属都还比较珍贵,从哪去搞大型的立磨或球磨机?如果完全靠人力去粉碎坚硬的石灰石,那个效率太低了。李辰不知道一票穿越众们都是如何纷纷实现水泥的大规模生产的,反正在他看来,以他目前的状况是做不到。
经过深思熟虑,李辰最后还是决定用包砖法来筑城,也就是城的外部用砖砌成,里面是夯土。烧砖可比烧水泥容易多了,而且这里是黄土高原,烧砖的材料几乎随地可取,用之不竭。其实即使是包砖法在当时也是划时代的,因为城墙普遍使用包砖,也是明朝以后的事了。
当时最著名的一个筑城的故事是赫连勃勃筑统万城。赫连勃勃是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首领,建国称大夏。当时他发十万民夫耗时六年建成统万城,并以此为都。史载赫连勃勃蒸土筑城,每筑一段,就要派人检验,以铁锥刺之。若铁锥入土一寸,便杀筑者,并将尸体填入其中。若铁锥刺不进一寸,则杀刺者。因此统万城被修建得坚固无比,其表坚硬得可砺刀斧。当然这种凶残暴虐的统治不可能长久。后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克统万城,灭大夏国。拓拔焘见统万城内台榭雕梁画栋、穷极文采,叹道,“蕞尔小国,穷侈如此,怎能不亡!”
李辰可不敢如此耗费民力。好在有取之不尽的黄土做原料,加上之前发现的煤炭做燃料,砖窑被顺利地建立了起来。经过反复试验,很快,第一批合格的城砖就被烧制了出来。江湖术士出身的纪辉这时有了用武之地,他装神弄鬼似地堪舆了半天,在离桃花坞不远的地方选定了将筑新堡的位置。他对李辰道,“启禀都督,此处龙盘虎踞,风水上佳。若以此处立堡,定可逢凶化吉,鸿运当头。我华部必然前程似锦。都督定将如飞龙在天,威震天下!”李辰见此处正好扼在东西交通要冲,地势险要,便点头道,“那好,就借你吉言,选此地筑新堡!”纪辉忙行礼道,“都督英明!有都督统领,我华部兴盛指日可待。”他又道,“还请都督为新堡赐名。”李辰驻足四望,只见远山苍翠,大河如织,一时江山如画。他不禁叹道,“吾等历尽艰辛,奋力求活,无非期望有一天能天下太平,人人都可安宁富足。我看这新堡不如就叫安宁堡罢。”周围的人一齐躬身施礼,齐声道,“遵都督钧命,新堡就叫安宁堡!”
定下了新堡的地址,筑城的工作就热火朝天地展开了。李辰发挥前世统筹学的优势,详细制定了工程计划,多少人挖土方,然后多少人再将挖出的土方制成砖坯,再有多少人负责烧窑。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奖惩制度。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花贵、李由等人见了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李由见了李辰几次预言又止,李辰问他有什么事,他却瞅着周围的人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李辰忙得很,也未细想,还以为他新近投效,怕和其他人相处不好,只是劝慰了他几句了事。李辰每天在工地上巡视,一有空,就想帮忙干活。可乡亲们哪里肯让他动手,千推万阻,说都督还是去做大事吧,这种粗活我们干就行,就差给李辰跪下。李辰说和大家说不通,每次都只能怏怏而归。花贵私底下悄悄劝李辰,现在你已经是部众上千的一部之首,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威严,才能服众。不能和从前在桃花坞一样挽起袖子就和乡亲们一起干。那是不行的,别人会觉得你没有威严,甚至会轻视你。虽然李辰身上还有许多现代人的观念,但也明白花贵说得有道理。这毕竟是一千年以前,人们的观念是不容易改变的。之后,他在工地上巡视,就不再伸手要干活了。
这天,李辰在制砖坯的工场巡视。他见有多出来的泥料,想起从前玩过的陶笛,一时心动,就动手做了几个,让窑工拿去和砖一起入窑烧。过了两天开了窑,窑工专门给李辰送了过来。李辰收下陶笛,赏了那窑工,打发他回去。吃罢晚饭,李辰处理好当日的公务,然后坐下细细看这些烧好的陶笛。李辰一共做了五个陶笛,有两个烧破了,变成废品。剩下的三个,李辰试了试,有两个音是疵的,只有一个勉强可用。李辰将吹管凑在嘴边,试了下音准,渐渐地那种熟悉的感觉回到自己的手上,一个一个的音符也慢慢地连接成完整的曲调。就在这时,妞妞恰巧送茶水过来,见到他手中的陶笛问道,“李郎君,你手里是何物啊?”李辰显宝似的将陶笛在她面前晃晃,“没见过吧,这是一种乐器,叫陶笛。”“乐器?那你会吹吗?”“那还用说,你且坐下,让我吹一段给你听听。”妞妞过来在李辰身边坐下,凝神静气地准备聆听。李辰先试了几个音,接着,一种妞妞从未听到过的美妙的音乐,从李辰手中长相奇异的乐器中传了出来。悠扬而深沉的曲调,象一条神秘的河流,跨越时空距离充溢在整个小屋里。妞妞觉得自己的全身血液好像都停止了流动,只是任凭这由一个个美妙音符组成的河流,慢慢穿过自己的身躯,在自己的心间轻轻流过。在这一瞬间,妞妞似乎有种熟悉的感觉,对了,那就是娘亲用手轻轻抚摸着自己脸颊时的感觉。娘亲细嫩而温暖的手让自己感到那么的宁静和安心。妞妞觉得自己的灵魂此时好像长上了翅膀,已经挣开了躯体,高高飞翔在天空上,如同佛经中的飞天,在空中自在地徜徉,俯瞰着美丽如画的大地。笛声结束了许久,妞妞才从中警醒来,“呀”的一声,她为自己的失态而不好意思地笑了。“李郎君,这首曲子真好听,叫什么名字?”“《故乡的原风景》”“这曲子是你自己作的么?”李辰摇了摇头,“是个倭国人作的,叫宗次郎。”“可是《汉书?地理志》中提到的倭奴国?”一个清越的女声从边上传来。李辰和妞妞扭头一看,却见裴萱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屋中。她仍是一袭白裙,如一支出水风荷,摇曳生姿。“《后汉书》有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都督适才所言倭国,可是这个倭奴国?”裴萱没有理会俩人眼中的讶异,继续问到。妞妞对这个漂亮女人殊无好感,心里一直为她初次见面就和自己大吵一架而记仇。见她不请自来,立即大大地翻了她一个白眼,还示威似的向李辰身边靠了靠。李辰尴尬地笑了笑,“哦,原来葳蕤小娘子也来啦。你说的不错,这倭国正是《汉书》所载的倭奴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