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丫头,你不知道的事儿多着呢。”二奶奶噙着嘴角,眼底闪烁一下,“别看这户籍好似清清楚楚的了,实际上,哪有那么简单。”
姚香玉表示还是没明白,“二奶奶,您详细说呗。”
二奶奶只摇着头,“总之,你听我的,要出去过半个月再去。”
姚香玉搞不懂老人的想法,但不好违背老人的话,索性就应下来,不就半个月的时间,差别不大。
“好。”她笑着应声。
“我瞅着苏家这次走,没个三五年是不会回来的,春芽那丫头,能不能养熟也就看这段时间了。”
“春芽那丫头,你且仔细看着点,若是个养不熟的,也别太亲近了,就凑合着给口饭吃吧。”
二奶奶认为姚香玉不必把春芽当闺女养,这女生外向嘛。
“我倒是没想到我姑姑一家那么狠,那么小的孩子都能下得去手。”
姚香玉是真的很意外,看着孙姑姑对苏华的样子,不似是重男轻女的模样。
“这并不罕见,以前直接丢山上喂野狗的都有。”二奶奶扯了下嘴角。
这人哪,只要不喜一个人或是一样东西,便会挑剔出无数的点来。
“我对春芽没什想法,主要是月圆很是疼爱她。”
姚香玉就觉得奇怪了,孙月圆自己也不过是个小女娃,怎就有一腔母爱呢?
二奶奶笑;“人小鬼大,随月圆罢,她跟她娘一样,疼是疼入心眼里,若是不疼了,放跟前看也不看一眼的。”
姚香玉顿了下,这还是第一次听二奶奶提起孙月圆兄妹的母亲。
想了想,她还是没问出口,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故事。
二奶奶似乎觉得这事儿提起来不得劲,便说了其他事。
“平瑜这娃又能接着考试,希望祖宗保佑,让他名列前茅,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村里就没其他人考……考中秀才吗?”姚香玉疑惑,这科举到底是有多难?
“这哪是那般容易的?”二奶奶摇摇头,“就说村里,大大小小读过书的有几十个,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也只出过两个童生三个秀才。”
“这不,平瑜是第三个。这次若是能得举人或进士,可是能留名了。”
姚香玉听得暗自咋舌不已。
她知道这种宗祠,会首推位列高官的族人,且这一支明显会高于其他支。
及至数百年后,后辈子孙依然还会铭记这几位祖先,并争相祭拜。
所以为官除了是一展抱负外,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后续影响。
名流千古是许多文人雅士的梦想,但这难度太大,退而求其次,便是宗族内的传承了。
这一次,姚香玉难得地仔细思考。
所属时代不同,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也不同,着重点更不一样。
姚香玉想,若是她有孩子的话,应该也会努力栽培他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