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
晌午时分。
龙牌刀具厂,厂门外面。
郭主任和周慧芳站在一块,望着马路上三五成群的外商,与“摊主”们打成一片的情景,乐得合不拢嘴。
这些摊主自然不是真正的商贩,全是区里临时调拨来的,各农业单位的职员。
多半还是领导。
“周姐,您还别说,小李顾问确实有两把刷子啊!”
郭主任相当满意,自从摊位摆开,区里已经拿下好几笔农贸订单。前前后后都离不开小李顾问的帮助。
之前因为沟通问题,小李顾问又帮忙,从北大喊来一帮英文顶呱呱的姑娘。
每人每天十块钱而已,相比起动辄数十万的出口订单,也叫个事?
周慧芳笑而不语。
研究生毕业,放弃指不定能进部委的工作分配,这是普通人能干出的事?
当然了,这些事并不好对外讲。
实际上早前得知这个情况,她心头都颇有想法,某次与小李长谈,这孩子不喜体制内的工作,说自由自在一样能替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当时将信将疑。
如今是真信。
两件事实摆在眼前。
一个小精灵般的姑娘,呼哧呼哧跑过来,几天接触下来,周慧芳知道她的名字,和蔼问道:“怎么了红衣?”
“两位主任,我带的那批韩国客商,想订购京西稻。”
嚯嚯!
又来一单,郭主任笑歪嘴,忙拎着公文包上前,勤等着呢。
周慧芳打趣道:“咱往后怕是只能吃外来米。”
心头却很乐呵,对于他们这些本地老百姓而言,有米吃,能填饱肚子,谁去嫌个滋味?
没那么金贵。
好东西能够出口挣外汇,给工厂添置先进的生产设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那才叫物尽其用。
这是发展大计,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她相信,往后的孩子们会念叨他们的。
厂区内,行政楼。
会议室里,李建昆和老林正在洽谈一拨美商。
说来也巧,颠过来的外商不老少,比他们预料的还多,但美商居然仅此一批。
因此这帮人有点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