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应该尽量避免跟燕军决战,慢慢的打,慢慢的耗,总能把他们给耗死,不能给对方有俘虏的机会。”
方孝孺建议,实行逐步削弱,他们朝堂耗的起,燕地可是耗不起的,就算是把所有人都榨干了,也没有用处的。
人口,代表着战争潜力,没有那么多人,怎么支撑战争啊!那是必败无疑,这毫无疑问。
“黄子澄和齐泰上报,他们已经各自征兵五万有余,现在正在打造军械,进行整军,我看等过几个月,召集三十万大军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派往前线,层层推进。”
朱允炆说道,他忽然感觉形势又好了起来了。
另外一边,韩辰正在跟朱棣建议,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军队的战力不足,跟敌军打起来,也就是五五分。
要不是老天爷帮忙,很难打得赢。
这战力,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兵不在多而在精,讲究的那就是战力的强弱。
本来,兵力就不如对方,就只能从战力方面下功夫了。
朱棣总结了一下,战力不足的原因,就是老兵消耗得多,新兵占据比较多的人数,从而导致了战力不足。
“我打算最近提升一下军饷,以此进行激励。”
朱棣也想有所改观。
“提升军饷,恐怕不行吧!钱挣多了,那还不怕死得吗?不是这么一个提升法。”
韩辰觉得这个恐怕行不通的。
道理很简单,多活着就能够多挣钱,肯定都想活着啊!因此,提升军饷,是不足以进行大幅度改观的,应该从别的方向进行改观。
“这些从军的人,都是一些什么人啊?”
韩辰询问,首先,就是要了解一下成份方面的构成,其次就是通过这个成份,来了解他们的需求。
“多数是一些乡下人。”
朱棣回答。
城里人不多,多数的人口,实际上是集中在乡下,被土地给束缚着。
“乡下人,他们的名下,应该没有什么土地吧!”
韩辰想了想,乡下人最在乎的是什么,那就是土地,冷兵器时代,土地就是财富。
“多数是没有什么土地的,都是给乡绅种地,混个温饱而已,先生的意思,难不成是给他们土地,这样做的话,是会得罪乡绅的。”
朱棣皱眉。
乡绅不能轻易得罪的,事实上,很多地方的秩序,都是靠这些乡绅进行主持的,得罪了他们,会有麻烦。
再说了,这钱粮还得指望着乡绅出呢?
大多数人家,那都是穷鬼,能有个什么钱粮的,根本就榨不出什么油水来的。
“事情有个轻重缓急之分,这打仗呢,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要不择手段的获胜,此时此刻,一切都要为战争服务,管那些乡绅做什么。”
韩辰翻了翻白眼,打仗可是要命了,打输了什么都没了。
“那按先生来看,应该怎么办呢?”
朱棣询问。
“很简单,那就是进行分地。”
韩辰摊了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