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也不疑有他,心想朱棣那也是插翅难逃的。
结果一进王府,就被乱刀砍死了,人头砍了下来,扔在了王府的门外。
他们带来的士兵,一个个慌乱了。
朱棣再出言震慑,所有人归降于他,可以得到墙壁,如若不降,杀无赦。
他在军中也非常有威望,一番言语之下,那些人,也就放下武器了,选择归顺燕王。
一样致命的危机,就这样化解掉了,同时,这也算是彻底撕破了脸皮,起兵是必然的。
公然反了,当然,这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说天子被外臣控制,成了傀儡,他要起兵酒驾。
一束起大旗,天下震动,别的藩王,那都是等死,这还是头一个出来反抗的藩王。
普通百姓对此没有任何看法,觉得就是一家人争家产而已,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别说大户人家了,一般的乡绅家里,也有这种情况出现,他们见怪不怪了,这就是儿子多的一种下场。
不过,他们并没有察觉到,打起仗来,他们如何安生。
朱棣一声令下,扩军备战,预备役大规模征兆。
一下子就拥兵十二万人了。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朱允炆愤怒了,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一个局面,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却是出现了这么大的变故。
朝中的大臣们,那是一概决定,发兵消灭燕王,绝对不能任其坐大,不管怎么样,燕王只有一个个小小的燕地而已。
但是这出兵,还得研究部署一下才行,不能随随便便的就发兵了,还得寻找话挂帅人选。
另一边,韩辰也回到了燕王府。
整个北平城都已经在朱棣的掌控之下了,有上千人的人头落地,这些人有的是锦衣卫,有的是张昺、谢贵的人,不可控,不能忠诚。
最惨的还是长史葛诚,一家人尸体被吊在了城墙上,朱棣也是要告诫自己的下属,背叛他就是这样一个下场,如此血腥,韩辰是不知道的。
回来第二天,朱棣就过来找韩辰了,表明自己已经大获全胜了,但是现在他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进行剿匪,想要让韩辰出谋划策。
对于这本地的匪患,韩辰那也是深恶痛绝的。
“这没有问题。”
韩辰点了点头,他琢磨着,那些土匪能有个多少战斗力的,他估计,劝降是不可能,只能是进行消灭了。
但他需要了解局势,才能做出判断,首先土匪有多少,盘踞在地方,本方有多少人。
再进行综合考量,制订策略。
土匪不灭,商业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无论从任何一方面来讲,都要坚决主张将其消灭。
朱棣还得去研究部署,他这一起兵,关键是,不止是应对朝堂,还得应对瓦剌和鞑靼,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朱家内斗,这些家伙会不会趁机南下,入主中原呢?
这就等于是他夹在中间了,前门有狼,后门有虎,兵力必须一分为二,进行提防,可是这样一来的话,攻击力就没有办法集中起来了。
“在没有明显败势的情况下,我想,他们不会南下的,他们的兵力不是很足,愿意看到的是两败俱伤。而不是胜负未分的时候就动手。”
姚广孝倒是非常得乐观。
这也有些道理,然而,谁说得准呢?
“留,两万铁骑应对,定然,是我们先守,而后再反击,守城的话,骑兵的作用不大。”
张玉建议。
朱棣点了点头,认可这种说法。不管怎么样,总归是要防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