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牢很破,里面粗糙的墙皮就像是很久没有粉刷过了,如果不是县宰特意提醒,谁也不会相信它就是府衙的大牢,或深或浅的青苔爬满了这里的每一处角落,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里的青苔和登闻鼓架的青苔来自同一个古老的年代。
三个嫌犯拥挤在一个牢房里,就像一具具尸体被随意丢弃在这里,他们离死亡的边界只是多了一张能呼气的嘴。
“大人看出谁是犯人了吗?”
“嫌犯只有这三个吗?”
“是的。”
“他们当中没有犯人,都放了吧。”
狱卒听到这些话都惊了,这三个嫌犯其中的两个曾当众扬言要杀了死者以泄愤,另一个更是凶器的物主,现在就这么放了?
但县宰却在进行慎重,长久又严谨的思考,最终他下令解开犯人的枷锁。
县宰反常的举动让狱卒惊讶不已。
不过他只是在装模作样,在破案之前,这些嫌犯哪也去不了。
“严大人,我想要知道,犯人究竟是谁?”
“望大人海涵,我并不知道犯人是谁,我只知道,他们不是犯人。”
县宰失望透顶地看着我,之前对我有多敬重,现在就对我有多失望。
但是他没有对我大动肝火,他只是把怒气撒在了狱卒身上,指着一堆为府衙尽职尽责的狱卒破口大骂,一味地吹毛求疵。
等他撒完了气,我才安慰道:“大人不要生气,犯人大致体貌特征我已经知晓了,抓住犯人也只是时间问题。”
“使团还要北上,严大人就别和本官拐弯抹角了。”
“那我就直说了,犯人还未成年,并且身长也仅仅只有四尺五寸而已。”
县宰不停在原地踱步,思虑也愈发加重,许久,他才心神不定地说道:“死者有一个远房表弟,身长正好是四尺五寸,最近刚好来过本县探亲。”
“大人,赶紧派人抓住他,绝不能再让嫌犯跑了。”
“不过,无凭无据就让本官抓一个孩子,本官可办不到,你凭什么认为那个孩子就是嫌犯。”
我用一贯平和的语气说道:“现在来不及解释了,抓住了那个嫌犯,我自然会告诉大人原因,想不想破案随大人你,我该做的都做了。”
正如我在大理寺大牢对赵廷之一样的口吻。
县宰动摇了,他立刻拿定主意,派了一匹人马到那个孩子住的客栈抓人,不过遗憾的是,那个孩子早就走了。
没抓到孩子的消息并没有使县宰灰心,县宰很快又组织了一匹人马,顺着孩子来时的路,挨个询问,日夜兼程地出发寻觅他的下落。
我对县宰做了告别:“五天后我还会再回府衙的,不管到时候抓没抓到那个孩子,我都会如实告诉大人,我为什么怀疑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