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文在兰茂的家中看过一些这时候的科幻作品,老实说,在阅读过后世中外著名的科幻作品之后,在让他翻回头来看这个年代的科幻作品,确实是有一些惨不忍睹的感觉。
就如文学界的主流观点所评价的那样,这个时候的大多数科幻作品在艺术上是十分粗糙的,可读性上也吸引不了低层次的读者,在文学性上对高层次的读者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大多数的科幻作品面向的读者仅仅是儿童。
还有一点让戈文感到不爽的是,这时候的科幻作品的题材大多还太过狭小,没有震撼力。就算是这个时代最被读者所称道的《创举》和《xt方案》这样的大题材科幻,也没写出应有的气势来。戈文看了之后只有一种科幻小品的感觉。
也难怪文学界对于科幻文学的漠视了。
不过,就让我来改变这一状况吧!就让我来让你们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吧!
戈文的脑海里,后世他曾经看过的各种科幻名作像是电影画面一般一一的出现,然后又一一的沉默下去。
《安德的游戏》、《沙丘》、《冰与火之歌》、《时间机器》、《火星编年史》、《百年守望》、《三体》、《大宇宙时代》……
不行,不行。不行!
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固然很重要,不过也要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
这篇科幻小说一定要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不能步子跨的太大了,要知道现在中国还有些地方在使用什么粮票、油票、布票,在这些读者的面前说什么宇宙末日、中微子、星际航行、转基因、生物工程和星球大战……这样也太超前了!
要顾及到现在中国的现状和国情呢……
戈文有些急躁起来,再然后一篇科幻小说就像是幽灵一般突然占据了他的整个脑海之中——《乡村教师》。
不错,就是《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五、六十年代。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普遍缺少有文化的农村教师,而农村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学龄儿童大量增加。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各级政府采取补救措施,大量招收乡村教师。
在这些乡村教师中,只有部分是师范类毕业的青年,其余大量的是社会青年,他们文化程度不齐,有高中毕业、有初中毕业、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可就是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师,在经过简单的招考手续后,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多少无知的儿童、多少懵懂的少年在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以乡村教师为题材的科幻小说是多么的应景啊!
而且就如同这篇小说的作者刘欣慈,在前言所写道的那样,《乡村教师》是一部不怎么“硬”的科幻作品。
这个故事非常的符合八十时代。故事背景几乎可以完美的契合到了这个年代。作为这个时代的烙印,相信《乡村教师》一定很容易就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乡村教师》与主流文学一样,有着非常深刻的主题,小说反对愚昧,追求奉献。并指出了知识才能拯救人类,这一点至关重要!
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全部都具备!
戈文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想起那个楚楚动人的兰茂,想起那个眼角晶莹一心狂热的热爱着科幻的女孩子,戈文的心中终于决定下自己究竟要写什么样的科幻小说了!
不错,就是它了!
《乡村教师》!
戈文铺开了稿纸,然后庄重的在稿纸的第一行空出四格后写下“乡村教师”四个字。
……
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又一阵巨痛从肝部袭来,几乎使他晕厥过去。他已经没有力气下床了,便艰难地移向床边的窗口。月光映在窗纸上,银亮亮的,使小小的窗户看上去像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那个世界的一切一定都是银亮亮的,像用银子和不冻人的雪做成的盆景。他颤颤地抬起头,从窗纸的破洞中望出去,幻觉立刻消失了,他看到了远处自己度过了一生的村庄。
村庄静静地卧在月光下,像是百年前就没人似的。那些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平顶小屋,形状同村子周围的黄土包没啥区别。在月色中颜色也一样,整个村子仿佛已融入这黄土坡之中。只有村前那棵老槐树很清楚,树上干枯枝杈间的几个老鸦窝更是黑黑的,像是滴在这暗银色画面上的几滴醒目的墨点……
……
随着戈文创作能力的提高。随着他本人一直以来的努力学习,戈文现在的写作水平已经可以说是登堂入室了,单就文笔和创作手法来说已经可以说是国内的一线水平了。
所以虽然依就借用了后世科幻作家刘欣慈所写的《乡村教师》的创意,不过戈文在写的时候,早已脱离了刘欣慈那个版本的描绘。更加的深入和优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