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嫡子很毒谜虞不写了吗 > 第510章 晋江独家 谢绝转载(第2页)

第510章 晋江独家 谢绝转载(第2页)

夏凌越解释越焦急,他这辈子最崇拜的是有学识的读书人,最害怕的是被读书人看不起,低贱的出身决定了他敏感的内心,陈远陌没有戳破他的自卑,而是翻开手中的孤本,问他,“你识字?”

“嗯,识字,识很多字。”夏凌点点头,这是他颇为骄傲的地方,当初老板也说他刻苦认真,能在短短时间内识得那么多字,甚至比老板都多。

接着,陈远陌将那孤本摊开在夏凌面前,“这书上的字你认得?”

“我……”夏凌看了一眼孤本,立刻花了眼,这书本上他认得的字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字他看着眼熟,又与识得的字不太像,夏凌摇摇头羞愧得要命,都快哭出来了,“我不认得,其实我……我……”

却听陈远陌下一刻道:“嗯,这上面的字我也认不全。”

“啊?”夏凌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可是大官,听闻当初考上状元的,怎么可能不认得!

陈远陌笑着道:“你拿的那本书是两百年前的东西,现在的字相较于那时候自然是不一样的,不认得很正常,”说罢,陈远陌将放在书桌上的一本关于京都的地方志递到夏凌面前,“你比较适合看这本,若是想在京都转转,这本书可以当参考。”

夏凌接过陈远陌递过来的书,心情有些微妙,对之前尴尬和窘迫有些坦然,他似乎太小人之心了。

“谢谢,”夏凌接过那本京都地方志,难为情的道:“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书看,其实我也就最近几年才识字,是我们老板教的我。”

老板?淼淼?“你们老板杨三水?”陈远陌挑眉,他很难想象林淼耐着性子教人一笔一划写字的模样。

“我们戏班子小人又少,一人身兼数职,”夏凌顺着他的话道:“承蒙老板抬爱,教我读书认字,让我当戏班子的账房先生。平日为讨生计杂务繁忙,哪儿有闲时看书。”

听了夏凌的叙述,陈远陌对其肚子里的文墨略为知晓,便道:“既然这样,这本京都地方志对你来说还太难,要不要去书斋逛逛?”

夏凌晕晕乎乎的跟着陈远陌走出陈府,半天都没搞明白怎么就出门逛书斋了?这位大人的官位很高,应该很忙才对,今儿个大白天怎么会在府上?他不是刺客囚犯么?这么大摇大摆的走在京都的大街上真的好吗?

面对这热闹繁华的京都城,满肚子疑惑的夏凌没有一丝兴趣,他余光瞄向身边的陈远陌,想问却欲言又止,陈远陌看他那纠结的架势,怕把人给憋坏了,便道:“你有问题直接问便是。”

夏凌终究没忍住,“陈大人,您是朝廷命官,大白天的不办公,不太好吧?”

“无碍,小半个月来我就偷懒了这半天,更何况我对你刚才说的话题很感兴趣。”

“……我只认字,没怎么看书?”的话题?

陈远陌笑着道:“是关于你们老板的,杨三水,你说是他教你读书写字?还有什么趣闻能与我说说吗?”

夏凌立刻警觉,老板是他的大恩人,这位陈大人是不是好人他又看不出,万一对老板不利咋办?夏凌可不傻,他打着哈哈转移话题,“就是教我几个字,有什么好说的,不过这京都城可真不错,那本地方志还是借我研究一番……”

绕过市集,离闹市不远处有一清净之地,此处店面古色古香,很是雅致,夏凌觉得与陈府书房的感觉差不多,这里的行人大都是身着长衫的书生打扮,应该是住在京都的学子们。

这里正是京都学子的聚集之地,居住在京都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在家乡颇有名气之人,他们之中有些挺人名落孙山,有些人在京都备考,三三两两聚集一起,诗词歌赋、高谈阔论,而京都最有名的书斋就在此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书斋无名无姓,已开了百余年,其祖上是前朝大官,其收藏的书籍包含中原大陆、东方海岸、西处胡疆,正史、野史、话本、春图等等,只要想找,准能找到。不仅如此,书斋内设有辩堂、画房、诗社、棋室等等供学子们消遣,自命不凡的学子们总喜欢这此处争个高下,若是能在这里夺得名头,金榜题名指日可待。书斋的客人们络绎不绝,生意非常。

陈远陌也经常来这个书斋,倒不是喜欢与人一较高下,而是这里的书籍十分齐全,即使没有也能拜托老板去找,当然价格也不菲。

陈远陌领着夏凌走进书斋,放眼望去,书斋里满是学子们,除了来此买书挑书外,还有带着自己写的话本来卖的,从楼上不时的传来一阵拍手叫好的声音,以及犀利的言谈声,夏凌竖起耳朵也听不太清,他好奇的问陈远陌,“陈大人,楼上怎么了?学子吵架了吗?”

“他们在辩论。”陈远陌对此习以为常。

“辩论?”夏凌双眼放光,兴趣万分,“我能不能上去看看?”

“我带你来是挑书的。”

书什么时候都可以挑,但学子们的辩论很难听到的!看出陈远陌对上面辩论的不屑,夏凌问道:“您似乎很反感这些?”

“的确不喜,”陈远陌大方承认,“学子就要有学子的样子,偶尔争辩倒可以,但天天以此为乐,甚至拿辩论、写诗、作画、写话本等作为步入仕途的跳板,这也太看不起科举考试了。”

陈远陌的说话声音不大,但好巧不巧的被路过的书生听见,那书生正是榜上有名的巧言善辩之人。

书生姓董名子游,上次科举考试因吃坏肚子少考一门而名落孙山,此后他没有回到家乡,而是留在京都,为下次科举做准备。

“先生这话是有何意?”董子游停下脚步,他混迹于这一带一年余载,这两个都是面生之人,以为他们是刚来到京都备考的学生,“是看不起楼上辩论之人吗?”

陈远陌没吭声,夏凌更是不敢回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