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凝神细读,果然发现这段文字处处透着蹊跷。不仅是“坎离“二字,后面还出现了“艮巽相应““乾坤相合“等说法。这些词句看似随意点缀,但每一处的用法都十分精妙。
“确实不同寻常。“朱由检沉吟道,“这让我想起昨日看到的一段。“
他快步走到书案前,翻开另一册典籍。那是一部论述河道水利的著作,其中有一段描写水流走向的文字。
“你看这里,'水势自北而来,遇山则转,如坎遇艮,必向东行。及至平地,复向南去,是为离位'。“朱由检指着这段文字,“这种表述方式,与刚才那段何其相似。“
清风眼前一亮。这两段文字虽然一个写山、一个论水,但行文风格确实如出一辙。而且都暗含易理,只是表达方式隐晦了些。
“让我再找找。“清风翻开其他典籍。很快,他又发现了类似的记载。一部讲述采矿的典籍中,描写矿脉走向时也用了这样的手法;一部医书中论述经络,同样用了这种特殊的表述方式。
“陛下,“清风神色凝重,“这些文字绝非偶然。它们表面上记载着不同的内容,但遣词用字都暗合某种规律。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这些表述方式,与我平日所见的周易章句很不相同。它更像是。。。更古老的易学体系。“
朱由检若有所思。他知道,难道这里面藏了什么?是系统所指的永乐大典中的秘密?
“你的意思是。。。“
“贫道不敢妄下定论。“清风谨慎地道,“但这些文字确实值得仔细研究。也许,它们会引领我们发现更多秘密。“
朱由检点点头。这个发现确实令人振奋,但也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印证。他和清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继续探索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天,朱由检和清风开始系统地整理这些特殊文字。他们将发现的内容按照类别分类:山川地理、河道水利、矿脉走向、医术经络等。
“陛下,您看这个规律。“清风将几份抄录的文字并排摆开,“每一类文字中,都有'坎''离''震''兑''乾''坤''艮''巽'八字出现,而且都是成对使用。“
朱由检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此。比如描写山势时用“坎离相生“,描写水流时用“震兑为合“,论述矿脉时用“艮巽相应“,谈及经络时用“乾坤相合“。
“而且这些配对也很有讲究。“清风继续分析,“'坎离'代表水火,用在南北方位;'震兑'代表雷泽,用在东西方位;'艮巽'代表山风,用在东北东南;'乾坤'代表天地,用在上下关系。“
“这不就是八卦方位吗?“朱由检道。
“表面上是,但用法大不相同。“清风摇头,“周易中的八卦方位是固定的,而这里的八卦却是活的,会随着地势、水流、矿脉的变化而变化。这让我想起一个传说。。。“
“什么传说?“
“相传《连山》八卦以艮卦为首,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君臣民物哲学。崇山为君,象征着高大、稳重与领导力;伏山为臣,寓意着辅佐与忠诚;列山为民,代表着众多与基础;兼山为物,则揭示了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八卦的排列是活动的,如山势起伏“
朱由检连连点头。
“《归藏》以坤卦为首,象征着万物归藏于地,故得名归藏。“清风继续解释道,“而周易认为天地为固定,上天下地,所以八卦方位是固定的。“
朱由检眼前一亮:“你是说,这些文字可能与《连山》《归藏》有关?“
“很有可能。“清风翻开一本古籍,“这里记载,《连山》《归藏》失传于秦火之后。但当时天下学者众多,不可能完全失传。我怀疑,有人将这些内容化整为零,藏在各类典籍中。“
“所以才会在山水、医术等典籍中发现这些特殊用字?“朱由检若有所思。
“正是。“清风点头,“这些人很聪明,他们没有直接抄录《连山》《归藏》的内容,而是将其中的原理融入到各类实用典籍中。表面上看是在讲述实用之法,实际上却暗含易理精要。“
朱由检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如果清风的推测是对的,那他们很可能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连山》《归藏》可是上古圣人总结天地至理的经典,其中蕴含的智慧远超后世。
“从今天起,“朱由检郑重道,“我们要更系统地整理这些内容。每发现一处可疑的文字,都要仔细记录,反复推敲。也许通过这些散落的碎片,我们能够还原出《连山》《归藏》的内容。“
如果能将《连山》《归藏》《周易》三卷合一,说不定有什么更加令人吃惊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