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太监外出办差的时间长短和距离分为常驻、出公差、采办、查街、遛弯、夹带六种。皇帝和司礼监任命某个太监出任监军或者镇守太监,这种情况下这个太监会在外地某一个地方长期驻守,这就叫“常驻”;代表皇帝去宣旨,或者去慰问某个人,就叫“出公差”;听从皇命或者后|宫主子的命令去外面购买东西,或者司礼监指派某人去外地交接贡品的,叫“采办”;奉命去京城街上或者附近打听消息的,叫“查街”;帮一些小主子或者师傅去外面购买私人物品的,借口去外面转转呼吸一下空气,这种情况下叫“遛弯”;太监私下交托,宫女求太监买一些私人东西,或者转交东西给外面的人,这些事情本来是违规的,所以不能明着做,这就叫“夹带”。常驻和出公差是光明正大的,不但在司礼监有存档而且外面的朝廷和内阁也有记录。他们的安全受到保障,待遇和同一级别的官员一样,有的甚至于比一般的官员高。采办属于完成内宫交代的事务,就算帮皇帝办事也算是皇帝的私事,所以不需要向内阁报备,司礼监有存档就够了。绝大多数太监出去办差都是打着采办的名头,这样既方便又不需要向内阁报备。查街和遛弯都不能够离开京城太远,所以太监不算外出,在京城谁也不敢得罪太监。夹带的人连公开都不敢,只敢私下交易当然外人是更加不知道了。
就算常驻在外的太监也分三六九等,根据地位和权力大小有很大的区别。大明有十个镇就有十个总兵,这些人手里掌握着大明近七成的兵力。皇帝当然不敢太相信这些武将了,所以几乎每一个总兵身边都有一个监军太监。这些监军太监代表皇帝看管着这些高级将领,甚至于凌驾于这些总兵之上。除了京城的三镇之外,全国有七个镇,七个总兵分驻各地,监军太监就是那里的土皇帝。除了这几个监军太监外,南|京、凤阳、等几个重要城市也有镇守太监。他们几个太监属于一级驻外太监,品级在正三品左右,相当于地方上巡抚。他们不但代表皇帝监管着地方,更有权利暂时对地方官员停职。因为皇帝太过于相信他们,所以他们的上奏几乎全部同意,所以地方官员不敢得罪这些太监。这些太监之下就是其他分驻太监,一些将领身边的监军,一些城市的镇守太监等等,他们属于二级驻守太监,等级在正五品到从四品之间。再往下只有常驻太监的手下了,内宫不会派人分驻县一级的衙门。
这些常驻太监地位和外面的官员差不多,二级驻守太监相当于州府的长官,一级驻外太监是省部级高官,司礼监直接管理这些常驻太监。内阁是管理外官的最高机构组织,司礼监是管理这些太监的最高组织。有潜质的巡抚或者布政使有可能进六部当尚书甚至于进内阁当宰辅,同样有潜质的一级驻外太监也有可能进司礼监当秉笔太监甚至于司礼监掌印太监。几乎司礼监所有的秉笔太监都有在外担任过驻守太监的经历,就像内阁阁员都有在六部和各地省份担任过重要职务的经历一样。
不过也有例外的,孟冲这个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是一个例外。孟冲只在内侍局呆过一段时间,然后直接来到乾清宫当差。担任过乾清宫主管太监、乾清宫打扫总管、乾清宫副总管、玉熙宫副总管、玉熙宫总管、乾清宫总管、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乾清宫总管等等,最后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是因为他没有在外当过驻守太监,所以一些人看不起孟冲,觉得孟冲上位不符合规矩。冯保就是其中最嚣张的一个,经常在人前人后讽刺孟冲是一个不称职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为了消除影响,为了让人不再笑话自己,孟冲曾经安排人手外出驻守过,希望他的手下能够控制一部分外面的人,缓和孟冲的尴尬局面。可是因为孟冲没有驻外的经验,所以他的亲信在外面也办不成事。不是被地方官员作弄了,就是逼得太紧导致对方群情激奋。孟冲只好任由冯保等人笑话自己,也不敢轻易派亲信出去担任驻守太监了。
几年前一个机会摆在了孟冲面前,孟冲终于发现了一个翻身的机会。孟冲老家的一个亲戚来信说,有一个叫孟河的军人主动打听孟冲老家的事情。孟冲派人警告孟河,让这个孟河不要没事找事。没想到这个孟河是来认亲的,说孟冲应该是他没有出五服的堂叔,孟河不但托人送来了礼物而且写了一封认亲信给孟冲。孟冲起初不大注意,反正这种事情在孟冲发迹后经常发生。不久之后孟河又寄来了一封请功报告,说他力战敌寇,斩五首记功一次加一级,他已经是朝廷正六品的武官了。孟冲一想起自己缺少的就是这种亲戚,所以就开始和孟河交往起来。孟冲发现这个侄子不但听话,而且深懂孟冲的心意,所以孟冲开始重用孟河。孟冲利用自己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身份安排孟河进锦衣卫,孟河一下子成为了锦衣卫的正六品武官。不要小看同样是正六品,锦衣卫的官可比一般的军官要高级多了。再加上有孟冲这个叔叔在,孟河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就算当不上锦衣卫指挥使,也可以当一个锦衣卫千户,风风光光一辈子了。
事情就是这么巧,孟河在一次办差中伤了下身,成为了一个准太监。孟冲本来想安排孟河进宫当太监帮自己做事的,没想到陈洪这个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却要按章办事孟河不能进宫,就算进宫了也只能是永远的杂役太监。孟河进宫不成只好留在锦衣卫,但是锦衣卫的人都会到孟河是一个太监锦衣卫,所以经常拿这件事情笑话孟河。
孟河多次找孟冲,希望调离锦衣卫总部,哪怕去边关也比留在锦衣卫被人笑话好。刚好这时候嘉靖皇帝要赶景王离开京城,孟冲这个整天跟在嘉靖皇帝身边的太监当然知道嘉靖皇帝的用意了。所以孟冲故意安排孟河去监督景王离京,景王当然气不过了,当众把脾气发泄在孟河身上。全京城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孟河也因此调到了通州当一个锦衣卫百户。隆庆皇帝登基后,觉得对景王这个弟弟不放心,想派一支军队名义上保护景王,实际上监事和控制景王。孟冲就把孟河上报上去,隆庆皇帝得知孟河的事情后马上拍板让孟河出任这支军队的千户指挥官。孟河不但会打仗而且和景王关系不好,这才是隆庆皇帝要用孟河的最主要的原因。
孟河出任军队指挥官后,按道理要派一个太监监视孟河。孟冲对孟河十分放心,所以特意指派一个亲信担任监军,其实只不过是当孟河的手下,帮助孟河和孟冲联系而已。孟冲几乎每个月都收到孟河寄来的情报,孟河总是说景王很安静,没有任何不轨的行为。上个月孟河身边的监军马奎的随身小太监何贵回京了,他是回来接替孟冲身边的太监担任孟冲的随身太监的。孟冲为了了解孟河和马奎的近况顺便问了何贵几句,没想到问出了一些不知道的事情。何贵说马奎经常不在军营,军营的事情几乎都交给孟河一个人管理。马奎不但有用不完的钱,而且经常把一些贵重的东西托人带回老家。这些事情并没有引起孟冲的注意,何贵的一句话引起了孟冲的注意。何贵告诉孟冲,前几天景王过生日请他们去参加,孟河和马奎都去了,宴会上十分热闹。孟冲马上一惊,孟河和马奎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情,更没有提到有什么人参加了宴会。何贵告诉孟冲,景王几乎年年举办这种宴会,他生日举办过,他的夫人生日也举办,孟河和马奎几乎每一次都参加了。
孟冲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了孟河和马奎的当,被他们的话欺骗了。景王这些年不是没有动作,而是有人故意隐瞒下来不上报。看来孟河和马奎已经被景王收买了,怪不得问不出一个结果。可是孟冲不敢上报,更不敢让李太后、冯保和张居正等人知道这件事情。因为孟河是孟冲的侄子,孟河是孟冲举荐的,马奎又是孟冲的亲信,任何人都不会相信孟冲是清白的。要是孟河确定为叛徒的话,就会株连九族,孟冲当然也在其中,所以孟冲不敢举报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