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苏想得透了,防心也放下了些,看着一桌好菜,只觉得真饿,听吴其晗一声自便,就不客气地动起筷子来。
等一出戏听完,吴其晗回身,瞧见夏苏放筷,且静静将筷子抚齐整。
那动作,竟然很优雅,完全看不出只是赵氏穷亲戚家的一个丫头。
她的谨慎,她的慢吞,小家子气般得灰黯,未曾令人期待,但偶尔一闪而逝的灵秀犀利却非比寻常,而她的货更是难得的珍品。
他是怎么发现她的?
那日也下着雨。夏日的大雷雨。
他在广和楼茶堂的靠窗位子看画评会,她跑台阶上来,正好立那扇窗外。
若不是她要腾出双手拍身上雨珠,他就不会留心她放到窗台上的卷轴,也不会随口问她是来展画的么。
她说不是,但好似等雨等得无聊,又听茶堂里的人把一幅临摹仇英作品夸得天花乱坠,有些不屑,就将卷轴打开来,让他瞧了一眼。
她当时不屑的表情,与胆小的性子差别甚大,像只狮子,终于可以自己捕食了的跋扈。
只是那回之后,他再没见过她如此。
不过,但凡看过那卷画的人就会明白,她的不屑和跋扈并非轻狂。
那画也是仇英名作,《桃花源》,却是小画样子。
他再三看,笔风不但细腻,深具画家神髓,喜以为是仇英不出世的真迹。
她却直言不讳是仿的。
他惊讶之余,出价二十两银。
她踌躇着讨价还价,但他看她拮据,必等钱用,自然不会加价。
果然,她不满意,却还是卖与他了。
雷雨停歇,人也走了,要不是手中多一卷小画,他以为只是迷雨茫恍中的梦遇。
那画他转手卖出十金,买家是爱收藏的土财主,找人鉴定,就成了《桃花源》的初稿,珍爱之极。
自古传下的名画无数,真迹难寻一二,愿意摆出供人观赏的收藏少之又少,更别说多数进了宫廷以及权势富贵之家。
大概这幅画也会锁深,传给土财主的子孙,待价百金千金。
那时,他早已作古,实在不必说破真假。
后来他让兴哥儿在广和楼等了好几日,才撞上夏苏喝茶。他请她摹一幅古画,不为别的,就为探她实力,她果然没让他失望。
前些日子,偶然得一个仿唐寅画的扇面,画功虽有唐寅的笔触和狂气,布局却次一等,他就想起她来。
她说可以挖补,他以十五两订购,货到付款。
昨日买家到,他催她夜里来交货,一看之下,又惊又喜。
仿唐寅,变成了唐寅真迹,买家鉴师的眼力根本不能分辨,再卖出高价。
“我吃饱了,多谢。”这人紧盯着她作甚?夏苏蹙眉,只好自己打破沉寂。
吴其晗就唤了外头的伙计进来撤席。
夏苏见他一筷未动,眉心蹙深,暗想难道下了药?
“我刚刚吃过了。”吴其晗仿佛知她所想,“广和楼名声响亮,夏姑娘不必担心东西不干净。”
可他明明说他饿得头昏眼花——夏苏决定不与主顾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