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这个时候没来由的想起了多尔衮,这个带着满洲入关的功臣,据说去世的当晚也是大雪纷飞。
如果有一天和多尔衮有一样的下场会是一种怎么的心情?
悲愤,无奈,郁闷,不甘心……
海棠这个时候真的在想自己的身后事,但是转念一想,自己都已经死了,还那么在意干嘛?
生前不留遗憾就够了,死后的事儿又不是她自己能做主的。她想起上辈子的时候和朋友聊起这件事儿,朋友就说我死了之后他们拿我抹墙都行,不过我这个人有点社恐,如果他们拿我抹墙,我希望把我抹到里面,我不想面朝大街。
想到这里,海棠深出一口气。
额娘就算失去了自己这个女儿也有人奉养,兄弟姐妹也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所以自己算得上没什么负担。
既然没什么负担,就要轻装上路。
还有什么理由可畏畏缩缩,举足不前的呢?
想到这里,她张开双臂对着寒冷的空气深呼吸,凉气入肺,让人精神一振,隆冬的空气可真好!
第211章不满足
海棠回去眯了一会,起来换了衣服去前面太和殿。
因为外面下雪,宫门提前开了,在太和殿两边的偏殿和走廊门檐下站满了官员,相熟的人都挤在一起说话。
海棠身边的太监小李子举着伞得意的说:“还是住的近了好,那些大人们早早的出来了,落了一身雪才进门,您走几步就到了。”
海棠没搭理他,到了大家躲雪的偏殿前,众人纷纷跟海棠见礼,又那态度极其亲热的就是正白旗的官员了。海棠一一含笑回应,从大家让出的一条过道里进了里面。
世袭罔替的好处就是不用和伯王这些普通亲王郡王一起坐马扎了,最中间摆了八张圈椅,其中一张椅子空着,就是给海棠留着的。
海棠跟叔叔伯伯们一番拱手后在椅子上坐下来,就有脚炉火手炉送进来。海棠抱着手炉听他们说话。
这种欢乐的气氛也不说那有争议的事儿,每个人都和和气气的,今儿的话题就是议论修缮太和殿。
康熙十八年太和殿遭到雷击随即发生了火灾,在大伙扑灭后损毁的地方得到了修补,然而到底是不够体面。
康亲王杰书就说:“太和殿那是要紧的地方,大朝会、国宴、出征、凯旋都要在太和殿那里办,这缝缝补补到底是不够体面,不符合咱们泱泱大国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