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会怪臣擅作主张,僭越行事?
陛下着令将吴景书口供交予周礼安,想必是存了心思让他羞愤难堪,想令其主动退却。陛下仁慈宽厚,看在他有先帝遗命的份上,手下留情,可臣却是觉得不够。周礼安虽说是受吴景书唆使撺掇,可是却也是实实在在行了谋逆之事的。陛下不愿为之,那便由臣代劳。
而孙庆,此人包藏祸心,搅乱朝纲,就算今次逃过一劫,日后也可再行清算。
臣枉顾上意,私自行事,还请陛下降罪。”
“周礼安为人清高自傲,让他羞愤难堪,让他直面错误失败,那不就是逼他去死?人死都死了,也没必要矫情。
至于孙庆,是我让他二选一。是自裁谢罪,以保族人入仕无忧?还是就此辞官,举族不得踏入京都一步?呵,他果真选了后者。你若是见不得,那后面的事儿,你尽管便宜处置。
还有李清,这厮五毒俱全,还好意思占着御史的位子,你且随便找个由头把他撸下来。
唔,还有宋纪,他此番功劳不小,该得论功行赏。他心眼儿多,会来事儿,却有分寸,不至逾矩。我有意让他接任司隶校尉,监察京都百官。”
沈文蓁眼见赵珵云淡风轻地揭过周礼安之死,又很是随意地讲出你便宜处置的话,心下很是怔忡。
==========
若是以往,有君王信任如斯,沈文蓁会感动莫名,会受宠若惊,只恨不得倾尽所有去回报。可是如今,经过前些日子的流言侵袭,却是平添一抹慌乱与失落。
贼子污蔑皇帝私德有亏,亵玩臣子,因私废公,为榻上禁脔封官赐爵。又说沈氏女狐媚惑主,以女子之身勾得同为女子的皇帝流连床笫,不顾纲常。二人同进同出,白日宣淫,祸乱宫闱。
那时初初闻得此番言论的沈文蓁,出离的愤怒。赵珵为社稷、为百姓做了多少事儿,她勤政爱民,她仁慈宽厚,她极富才情。她那般人物,该是万众敬仰、世人赞颂的,岂能由得这起子小人杂碎乱泼脏水?
沈文蓁只恨不得立马处理掉这些人,撕烂他们的嘴,将他们挫骨扬灰。奈何赵珵早有布局,不好打乱。所以一见着尘埃落定,赵珵有留手的打算,沈文蓁便坐不住了,只好越俎代庖。若是赵珵日后不高兴,那,那便任她治罪好了。
现下,留意着赵珵反应的沈文蓁,既是欣喜雀跃,又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
那段日子,流言甚嚣尘上,赵珵她定是知道的。可是,她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出手遏制,没有稍加解释。自己避忌之举,她不疑惑,不过问,不安抚。她这般浑不在意的模样,只能说明她光风霁月,她从未有过那般龌龊的想法。她不在意小人中伤,至多也不过嗤笑一声。
是了,她光风霁月,是自己龌龊无耻。虽说羞耻,可沈文蓁不得不承认,愤怒之余,自己内心深处却由衷滋生出一股子喜悦。那是困扰许久的疑惑猛然散去的松快,那是果然如此不必逃避的释然。
同进同出,那种关系,我一想着,就很是欢喜。
我,沈文蓁,喜欢赵珵。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救命之恩的初遇,还是风姿惊艳的相见?是自信从容的邀约,还是日日夜夜的陪伴?是心意相通的论政,还是恰到好处的体贴?那人的风仪,那人的才情,那人的智慧,那人的温柔,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密密麻麻宛若细网。
自己昔年曾感慨,那人行事润物无声,织网埋线布局无形,真是一派帝王之姿。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落入她的网中,挣扎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天使的关怀!挂了水要好点了,已经被拉去加班了,不如再码点字。
要不要猜下程知要搞啥?准备让许济昌善后的大手笔。
文蓁少女情人眼里出西施,把食肉系脑补成食草系了,殊不知自己才是那人眼中的兔子。下一章程知同学要表白啦。
还有,前情回顾,为啥筒子们会认为是程知制造的流言嘞?这章描述了流言内容,筒子们还这样认为嘛?以程知心性,以及对文蓁的爱,她真的会主动去损害文蓁的名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