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大唐马王爷柳如玉 > 第1267章 愿听差调(第3页)

第1267章 愿听差调(第3页)

能从一位守关郎将晋升为一位刺史,博陆林求之不得,内心一阵激动,“陛下,卑将愿往!”

皇帝道,“但你这个粗糙的毛病……却是朕不大放心的。那里离长安这么远,许多事都要你自己主张,会不会粗糙起来再给朕惹麻烦?”

博陆林急得,脸都红了,“陛下,难道卑将就不能改么?昨日陛下的四鞭,已使卑将痛定思痛,一宿未睡,立志要彻底改正了!”

思晴和崔嫣在一边听着,不由抑制不住地想笑,其实直到今天,她们才最近距离地看到了皇帝摆弄人的手法,这简直玩瘸了人不偿命啊。

昨日之事,思晴和崔嫣是捏了一把汗的,博陆林的举动显然不全是由于醉酒,但他逾制却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皇帝当时在城头任由亲卫们喝止、或是严厉追究博陆林的逾制之失,那么接下来事往何处走就真不好猜了。

谁也想不到,事情是这么处置的,博陆林这个胡将挨了鞭子心悦诚服,现在又急于按皇帝的意思赴任了。

皇帝道,“但右武卫大将军乃是朕的姑丈,朕总须回长安后与他略略通个气,这样才显得周到……”

博陆林道,“陛下!薛将军一向教导我们,兵都是陛下之兵,任何时候都要令行禁止唯陛下之命是从,不能有门派之见。卑将想,卑将赴任之事,陛下早说晚说都是一样!”

皇帝却咂着嘴道,“但接任者不至,将军还是走不了……这样吧,泉州的事不能再耽误了!那只好由朕替你暂守潼关,你尽可立刻到泉州赴任了。”

博陆林就不好再表现出急躁来,反过来说,“陛下,卑将还可再等几日,怎能让陛下守关呢?”

皇帝笑道,“朕都说了,潼关只是朕的东院门,难道朕就守不得几日?”

胡将再关切地问道,“不知陛下打算让谁来接任卑将呢?”

皇帝道,“朕早说过了,这里根本无须硬将来守,大约会从哪座牧场拉几名护牧队来也就是了……嗯……朕也不瞒你,朕打算从夏州北部的军山中牧抽几个人过来,那里离这里最近了。”

思晴暗道,军山中牧在丰州以北一百五十里,而丰州仍在河套之外,有长安到延州两下里远。从这个距离来看,八成她和崔嫣要陪皇帝在潼关几日了。

不过,军山中牧护牧队的班底,原来都是思摩手下的颉利部精锐,这可都是思晴的娘家人。

她不禁暗笑,皇帝嘴里说着不重要、不重要,但却换上了自己人。

但皇帝也没有亏待博陆林,从一位五品郎将直升中州刺史,皇帝的本钱下的也够大,难怪这员胡将按捺不住赴任的急迫心情了。

接下来,反倒是皇帝催促博陆林上任,胡将依依不舍,带了二十名亲兵走了,去替换泉州刺史赵嘉。赵嘉见到继任者后,将到长安来另行安排。

崔嫣问,“为何非得是赵嘉来?峻你有什么考虑?”

此时身边已无外人,皇帝道,“赵嘉年岁已大,上次朕与你姐去赈灾时,便看此人克己奉公,你是没看到他那一身泥!朕令他到长安来,可在众多老臣中吹入一股清风,也让他们看看,朕可不是只会提拔年轻人的!”

看来,皇帝有意在赵国公、江夏王两位老臣中再加上一位,其中的详细考虑就不是崔嫣一时能想透的。

皇帝令人给军山中牧放出飞信,令牧场六百人的护牧队,见诏即刻抽出精干的三百人来,飞驰潼关。

这还不算完,皇帝随后命两名亲卫飞马回长安传诏,命苏托儿、热伊汗古丽接诏后即刻赶至潼关,苏托儿出任守关主将,他的夫人热伊汗古丽为副将。

而潼关原班兵马,除了博陆林和他带走的二十名亲兵,一个未撤。

思晴和崔嫣暗自偷着乐,这哪是不重要啊,潼关的力量分明更增强了。

……

接下来,皇帝便像模像样了守起了潼关,他带着思晴和崔嫣巡视关外的禁沟,并对她们说,若论形胜,潼关是不如古时函谷关的。函谷关一落关门,则东西交通顿时阻断,任你有千军万马,也不能越函谷一步。

只是慢慢的河滩淤积,人们可以不经函谷,绕关而过,此关才废弃了。

然而潼关不然,关右是以禁沟为屏障的,若来敌不走正面,而是进入秦岭,然后从秦岭进入潼关右侧的禁沟,再沿禁沟北上,就正好绕过了潼关,从而使得潼关失去作用。

皇帝之前虽未到过潼关,但老师李靖所赠的《六军镜》中明明白白细解过潼关、函谷关的地形、以及防守要点,“守潼关而不守禁沟者犹如未守也”。

思晴和崔嫣能随皇帝出行,寻乐子的味道更浓些,但当她们行至禁沟时,看到禁沟之中每隔数里,便建着一座关城,从南到北竟然有十二座之多!

“这是‘十二连城’,朕让护牧队来,便是加强这里日常的巡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