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季汉史官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孙权乱来(第2页)

第三百八十八章 孙权乱来(第2页)

诸葛瑾领了孙权的符令,出了大殿,打算立即去寻潘璋。走出王宫,见到一直在宫门外面等候的仆人和卫士迎了上来,忽然心念一动。

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当将孙权下令出兵江夏的事对陆逊知会一声,于是当即对一名心腹吩咐了几句,让他马上赶到皖城将此事告诉陆逊。

数日后,曹叡君臣收到了江夏郡的安陆县有吴军出没的消息,据江夏太守文聘奏报这股吴军人数不少,足足有上万人,一路攻来旌旗蔽空、声势浩大,他现在正在收缩兵力,坚守郡治石阳不出。

“众卿,吴贼此时突然北上进犯江夏,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知众卿以为我军该如何应对?”曹叡又一次召来华歆、陈群等一干重臣议事。

话音刚落,蒋济当即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吴贼此举定然有诈。如今我东路大军已然深入庐江腹地,东吴调动兵马过去防守都来不及,孙权和陆逊又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分兵攻打江夏呢?

这必定是孙权的疑兵之计,吴军这是想示形于西,将我军的注意力引到江夏,然后暗暗调动兵马东进合围我主力大军。

陛下,以臣观之,大司马他们现在已是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还请陛下赶快发兵救援,不然东路大军危矣!”

曹叡听了大为震惊,不敢相信东线的形势竟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觉得蒋济有些危言耸听了。

“陛下,臣也赞同蒋尚书的推断,吴人在皖城一带肯定有鬼,不然此刻是不会在江夏虚张声势的,故而还请陛下赶紧诏令贾使君他们加快行进与大司马合兵一处。”这时,刘晔也出言附和蒋济。

见刘晔也这么说,曹叡终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脸郑重地点了点头,又最后对华歆、陈群、孙资等人问道:“卿等以为如何?”

华歆等人虽不精通兵事,但见刘晔蒋济二人说的有模有样,均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战阵厮杀之事小心无大错,反正让贾逵加快进军速度也是应有之义,早些与东路军会师也是稳妥之事。

想通了此节,华歆等人遂异口同声地道:“臣等附议。”

“好,就依卿等之意,即可拟旨命中路军迅速东进与东路大军汇合。”

刘晔又奏道:“陛下,既然当前情况有变,那骠骑将军他们再赶去江陵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不如命骠骑将军暂缓进兵,待江夏、庐江两地形势明朗之后再做区处,如此一来荆州这一路兵马亦可作为后手,以防局势再有变化。”

“嗯,言之有理。就如卿所言,立刻传令骠骑将军停止进军,就地驻扎待命。”曹叡点了点头,果断地部署道。

御前议事结束,蒋济与刘晔两人落在最后,缓缓地沿着台阶而下。

待前面的人走远,蒋济对刘晔问道:“子扬兄,你当真觉得大司马孤军深入没有问题?”

刘晔微微摇了摇头:“如此进兵当然有风险,可是若能迅速占据皖城,这点险还是值得冒的。

然而,某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那周鲂是否真的可靠,若里应外合之计是诱饵,那我军就危险了。”

“既是如此,公适才在陛下面前为何不直言相告?若周鲂是诈降我朝,那大军恐有倾覆之危啊。

当年武皇帝就是因中了黄盖的苦肉计,致使赤壁一役被孙刘联军击败,焉知这次东吴不是故技重施?”

刘晔苦笑道:“周鲂举郡投效一事大司马业已查探数月,整个过程合情合理,没有真凭实据,怎好与陛下言说?

目前前线传回的消息还是太少,不好做进一步的判断,眼下我等也就只有相信周鲂是真心来投了。”

“唉,也只能这样了,希望大司马的决策是对的。”

蒋济感到有些无力,眼见已走到宫门口了,遂与刘晔拱手辞别,各自上了马车分头离去。

武昌,吴宫。

此刻,孙权正站在悬挂于墙上的军事地图前思索着当前的战局,他虽将指挥大权交给了陆逊,但也不能完全放手,毕竟这可是一场数十万人的会战,关系到东吴的前途命运和他个人的荣辱,由不得丝毫松懈。

“曹休现在走到何地了?”

侍候在左右负责参赞军事的诸葛瑾连忙上前用木棍指着图上的地名,答道:“据皖城传回来的最新战报,曹休大军目前在舒县境内。”

“哼,他倒是来的挺快,看来周鲂装的很成功嘛,曹休为了立下大功已经孤军深入了。”孙权冷笑道。

诸葛瑾附和道:“至尊说的极是,眼下曹休大军已与贾逵的兵马相距不下两百里,只要他再往前一步,就会进入我军的埋伏圈,到那时魏军必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