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汝先退下吧。”
曹真无力地挥了挥手,暗道:“看来还是我想多了,赵云毕竟是多年老将,纵然犒赏军士,也不会降低戒心的。”
在屋内踱了几步,转念寻思:“不过,蜀贼自突袭陇右后连战连捷,如今更是击败了我五万大军,其军定会生出傲气。
且我与赵云相持数十日,一直未有进展,纵然蜀将无松懈之心,但寻常军士无论如何都会轻视于我。
郿城外的蜀军直面我军戒心不容易下降,但箕谷那里的蜀兵久未与我厮杀,警惕心就不会那么强了。”
曹真想到这里,思路明晰,不禁轻呼出来:“箕谷、箕谷”
“来人,传令众将前来议事。”曹真计上心来,朝外喊道。
过了一日,郿城魏军突然连连调动,惹得赵云一阵惊疑,连忙使探马、细作打探,这才知道原来是曹叡害怕在陇右的自家大军杀进关中,故命曹真分兵前往陈仓、汧县等地加强防范。
听到是这个原因,赵云等人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如今魏军丧胆、关中震动,魏廷想要加强陇山一线的防御也属正常,且郿城这里少了些魏兵也算好事,至少他们应对起来可以轻松一些了。
乌云密布、星光暗淡,弯月被云团遮挡,时隐时现,这个夜晚一团漆黑,不利出行。
然而此刻崎岖狭窄的谷道内正行进着数千军士,人衔枚、马裹蹄,除了脚步声没有别的声响。若有旁人摸近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军士竟然都是魏军打扮。
这支魏军士卒皆是曹真精挑细选的强兵,不仅个个气力过人、武艺纯熟,就连目力也是一等一的强,几乎都能在黑夜中视物。
不过就算他们视力出众,在这么暗的夜里和陡峭的山道上也不能抹黑前进。为了看清道路,魏军仍是打起了火把,不过只有前队的数十枝,太多了会引起汉军的注意。
加之军士之间又有麻绳牵着,如此一来赶路掉队者甚少。就这样,这支魏军悄无声息地朝箕谷的汉军杀去。
却说郿县城外,曹真率领三万魏军已与赵云的一万兵马对峙了近两个月,期间对汉军营寨攻打了十余次,都因汉军一意坚守而未能破营。
无奈之下,曹真只得寄希望张合的五万大军能在陇右那边扭转局势。哪知数日前传来消息,五万精锐步骑竟在街亭被诸葛亮杀得大败,主帅张合仅率数千残兵逃回关中。
曹真得知后是又惊又怒、又悲又急,一面遣细作往上邽打探消息,一面封锁消息稳定军心。
可是五万大军覆灭的消息早已传遍关中,郿城百姓也有耳闻,虽在曹真军令的约束下不敢议论,但众军已然从各种渠道晓得,致使军中人心惶惶、士气不振。
另一边,赵云等人也已收到汉军街亭大胜的消息,众军士皆是欢呼鼓舞、倍受振奋,寻思这一个多月以来没有白在郿城厮杀牵制住曹真了,主力大军在陇右连战连捷,右军将士都与有荣焉。
褒斜道北口也就是斜谷口附近有一些溪谷沟通秦岭南北可直达郿县、陈仓等地,其中最重要的两条谷道就是马尾河谷和伐鱼河谷。
而伐鱼河谷道因谷形如簸箕,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箕谷。
箕谷位于五丈原和马尾河谷之间,缘谷道向北行进可突然杀至渭水岸边,再往东不远就是郿城,故而箕谷位置十分显要,赵云一到斜谷口就立刻占据箕谷,凭借地利钳制魏军。
所以当前右军分为两部,一部由赵云率领在郿城城外安营直接威胁曹真,一部则由邓芝带领在箕谷下寨威胁郿城侧翼。
且两支兵马一个在斜谷口外、一个在斜谷口内,内外相连、互成掎角,一旦赵云的前营出现不利情况,可在邓芝后队的接应下从容地撤回谷道,堪称立于不败之地。
“伯苗,丞相他们在街亭一举歼灭了数万魏军,张合据说也已经逃回了关中,故某料短期内曹叡不会再派大军上陇,因此陇右四郡可以说已被我军真正收复,此次北伐已获全功啊。”得知街亭大胜的消息后,赵云立马将邓芝唤至前营议事。
见赵云说话间笑容满面,邓芝也高兴地道:“是啊,这也不枉费我等在此拼死牵制住曹真。”顿了一顿,问道:“老将军,如此一来我右军的任务也算完成了,是不是可以退回汉中了?”
“嗯,言之有理。”赵云点头道:“只是撤军一事非同小可,须问过丞相后才能决定。”
邓芝道:“要不要派人前往陇右禀明丞相?”
“不用,依我对丞相的了解,说不定这几日陇右就有使者过来,告诉我等丞相的安排。”赵云抚须笑道。
邓芝也笑了笑,道:“是啊,丞相一贯思虑周全,是不会忘了我们这里的。再说我军粮草充足、军资齐备,足以和曹真再对峙一两个月,撤军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