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季汉史官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曹真出动(第2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曹真出动(第2页)

作为朝堂上的军中第一人,曹真的意见至关重要,只听他奏道:“陛下,陈司空所言甚为恰当,一眼就看出诸葛亮的打算。臣以为诸葛亮之所以不取长安而取郿城,乃是因为长安毕竟城池高大坚固,他没有把握迅速攻下。

而之所以出褒斜道攻郿城,乃是因为一旦占据了郿城,诸葛亮就可以隔绝武功水,兵临渭河,若是再占据渭河以北诸要塞,那陇右之地和关中就会被蜀军切断。

这样一来,诸葛亮就可从容选择是驱兵东取长安还是率军西攻陇右,须知陇右凉州诸郡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一两万人,诸葛亮的优势颇大。”

曹叡听完赞道:“大将军果然熟知雍凉军事、深明兵法韬略,若无卿言,朕还不知诸葛亮出斜谷的目的啊。现今,骠骑将军司马懿领兵去上庸平定孟达,此一路暂且无碍。长安只有少数疑兵,更无忧矣。

只诸葛亮这一路蜀军,兵力众多,所图非小,若无名将前去迎战恐不得胜。朕有意调安西将军夏侯楙回朝,另派大将前去郿城对付诸葛亮,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赞同。

他们皆知夏侯楙非知兵善战之人,如今的表现怕已是他的极限,再让他打下去不知会出什么变故,还是早些换人为好。

曹叡点了点头,续道:“众卿以为该派何人去敌诸葛亮啊?”

司徒王朗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如此重任非大将军莫属。大将军数次出镇雍凉,熟知关中陇右地理,由他前去最为合适。”

“大将军以为呢?”曹叡也是属意曹真,不过还是得问问本人的意见。

曹真自是当仁不让,旋即应道:“陛下,臣愿往。”

“众卿以为如何?”曹叡又问道。

曹真也算众望所归,群臣大都举荐他前去抵挡诸葛亮。于是曹叡当即下旨,安西将军夏侯楙调回朝中,大将军曹真接替他总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并率两万中军联合关中、陇右诸军前往郿县抵挡蜀军主力。

曹真不敢耽搁,三日后就点起两万大军往关中而去。

长安城头上,曹魏安西将军夏侯楙扒着女墙望着城下来往驰骋、耀武扬威的数百汉军骑兵,不知道还该不该派兵出城去消灭这股汉军。

就在大半个月前,这数百汉军骑兵突然从子午谷杀出,直奔长安而来。他们还在沿途散发蜀汉皇帝下达的北伐诏书,并扬言他们只是先头部队,诸葛亮即将率步骑二十万来取长安。

消息传出,长安乃至周边数县一日三惊,官吏士民人心惶惶,皆闭门锁户、不敢外出。

夏侯楙更是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城内守军只有近万人,焉能抵挡大批汉军,于是一面派遣使者前往洛阳报急,一面紧闭城门以作坚守计。他心中虽是害怕汉军主力来攻,但尚未生出弃城逃跑之心。

甚至之前吴缺和岳昭二人率领汉骑第一次大举旗帜来到长安城下之时,夏侯楙还派出一支军出城迎战。只是汉军一见魏军出来,就立刻遁走,夏侯楙也不敢深追,随即收兵还城。

可是后来汉军又杀至长安城下叫战,未免城内民心士气大跌,在众官的建议下,夏侯楙又点出兵马出城迎战。

哪知汉军又不接战,迅速遁回子口,魏军怕谷中有大批汉军埋伏,不敢入谷追击。

如此往来数次,长安城内民心浮动、士气大降,夏侯楙正准备壮着胆子点起大批兵马入谷歼灭这股汉军,哪知一个惊天消息传来,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不再派兵出城,只要固守。

原来郿城传来急报,就在八天前数万汉军忽然从褒斜道杀出,屯兵箕谷,进逼郿城。郿城县令一面关闭城门坚守不出,一面遣使往长安报急。

如此一来,夏侯楙等长安官吏终于明白了汉军的真正计划,原来是声东击西,子午谷这一路乃是疑兵,汉军主力却出现在郿城那边。

于是夏侯楙又立刻派出使者往洛阳禀报,希望朝廷早日派来援军。

洛阳,魏宫大殿,皇帝曹叡眉头紧锁,望着殿下的文武大臣一言不发。这半个月,他的心情可是十分糟糕、起伏不断,其实不仅是他,就连群臣也是数次受惊、寝食不安。

先是宛城司马懿遣使来报,说是新城孟达联结诸葛亮起兵造反,为了兵贵神速,司马懿已领兵先行杀去。

虽然有大臣指出司马懿有违制之处,但是曹叡并未对此降罪,反而当众赞扬司马懿的果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