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九十年代拆迁户口怎么办 > 第九十二章 便宜了那对夫妻(第2页)

第九十二章 便宜了那对夫妻(第2页)

“周围别说我们村了,就是其他村子,也很少有在继续养蚕的。”

“桑田承包了之后,连桑叶都没有人收。”

“村里人又没能跟三哥一样,找到收桑果的路子。”

“总之,要不是桑基鱼塘是一起的,村里的桑田荒的更多。”

“即使是这样,村委那些半自愿承包的桑田,也几乎都是配合着大小的鱼塘,用来养鸭子了。”

“建兴叔家里,就因为他做了村支书后,也得主动承包一些桑基鱼塘跟果园。”

“甚至每一次村长号召村里人承包时,他也会跟着一起增加一些。”

“他那时已经去城里发展的大哥,就跟跟利爷闹了起来。”

“说是利爷为了建兴叔,把家底都给砸到村里这些没人要的土地上面了。”

“而他们夫妻俩在城里连个住的房子都没有。”

“根本就没有为他们夫妻考虑过。”

“后来利爷分家的时候,家里确实什么都没有了。”

“但把承包过来的桑基鱼塘跟果园,全给兄弟俩平分了。”

“可他们一家也不乐意管。”

“还是利爷每一年找人收拾!”

“听说他接钱倒是接的挺利落的。”

“但桑基鱼塘跟果园如果不好好管理,本身也不会太赚钱,所以每一年回来,他的脸色都不怎么样。”

桑基鱼塘的鱼塘,跟真正的鱼塘,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它基本上都是在地利的基础上,开辟出来的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鱼塘。

它大多数并不是活水,主要的作用其实是使得桑基鱼塘的大循环成立。

所以如果单只养鱼,事实上真的能够创造的价值有限。

安松雨以前不太明白村里这么多鱼塘,会荒废的原因。

随着这几个月在村里待过了才发现。

桑基鱼塘就一个生态循环。

少了其中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别看他们家才把桑基鱼塘给重新利用起来。

可有村里原本的底子在。

这样大规模的管理,还是挺有收入的。

只是村里的人口不少,桑基鱼塘也不过两千多亩。

每年的收入分派到人头,就有些不太起眼了。

也难怪会被收入更便捷的果园给取缔掉。

可惜果园不只靠天吃饭,还靠水果商吃饭。

一旦被水果商压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