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土地,耕种小麦水稻是别想了。
村民们,耕种最多的就是一些黍子、稷子、菽子之类,相对抗盐碱的土地。
春天到了,他们高举着锄头,汗水撒在地里摔成两半。
一锄头下去,伴随着火星四溅。
好不容易等来了一场春雨,他们洒下了种子。
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靠天吃饭。
老天爷赏脸,降下几场甘露。贫瘠的土地上,种子生根发芽,那是他们一年的期望。
他们盼望着不要出现病虫灾害,不要出现旱灾水灾。
秋收了,他们继续挥舞着手里的镰刀,腰弯的像虾米。
汗水甩在了地上,一年的辛苦,终于勉强换来温饱。
粮食收回谷仓,官府的差役来了,收缴他们大部分的收成。
剩下的,廖以糊口。勉强,能够挨过这个冬天。
待得开春,挖一些野菜配着粗粮,勉强过活。
遇到老天爷不赏脸,一场旱灾或者蝗灾,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
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拖家带口的沿街乞讨。
寒冷的冬季,收割着穷人的贱命。
冬天,对于这些穷苦百姓们来说,就是阎王爷收人的日子。
孙星云自顾不暇,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至少,目前没有这个能力。
少女一步一步,挨到了山下。她很害羞,或者说是害怕。离着孙星云一行人,远远的走着。
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孙星云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石英矿。
这里正如来福说的,到处都是岩玉。
岩玉,就是石英矿,是用来制作玻璃的,重要原材料。
至于石灰,离得相对有些远。
不过这不重要了,西山这块不毛之地,确实是建造玻璃作坊的最佳场所。
盐碱地的纯碱结晶,里面还是有很多杂质的。回去,还需要继续过滤。
孙星云让狗腿子们,弄了很多岩玉还有纯碱,回到京城之后,又去砖瓦匠人那里买来了一些石灰。
接下来,就是做实验了。王府,显然没有这个试验场地。
孙星云左思右想,决定找个铁匠铺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