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看这是鞑靼军的箭簇还是我军所用的箭簇?”易天看着上面有半个汉字,但是又不能确定,便拿起来递给夏言问道。
夏言闻言拿过仔细看了几眼,然后又用力一掰居然把箭簇给掰开了!
“这是我大明军士所用的箭簇,这样劣质的箭簇居然是我大明军士所用?怪不得历年鞑靼、瓦剌侵略边关屡屡得手,而我军则是频频失利!”夏言的怒火被点燃了,看来大同这一趟没有白来,到现在这种国家面临危难的局面还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克扣军械之事。
易天也觉得这事情闹的有些严重了,原来大同府地方官员不停地拜访夏言不只是阿谀奉承想在夏言那留个好印象如此简单,只怕是为了掩人耳目,不想让夏言知道什么,现在想来这箭簇的事应该牵涉不浅。贪墨横行,这是历朝历代的旧事,但是在战争时期还敢这样做的,没有那些身在庙堂居高位的人支持和一方地方官员上下暗箱操作是做不到这样隐蔽的。
夏言带着一肚子的愤怒离开了,易天知道依照夏言的性子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何尝又不是党争,现在把柄落在夏言手里,他倒是可以好好做做文章了。
大同将军府,临时接待夏言及侍卫军居住所在。
夏言端坐在大将军府后院的一个宽敞的书房里,门外是易天和陆吾二人值守。
仔细的看着军报,夏言分析了一遍时下的形势。俺答突然撤军绝不是好事,而周尚文的先锋精锐已抵达宣府。就算俺答突然袭击宣府,先不说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打到了宣府,明军也是以逸待劳。面对十万疲惫之师,而且慌忙撤走鞑靼人一定没有带上攻城机械,这样一来宣府的形势是明军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怕就怕俺答没有去攻宣府也不会回攻大同,反而冒险……
“易天,你进来!”夏言朝门外喊了一句。
陆吾目送着易天转身离去,握紧了自己腰间的黑玄刀。
“不知大人唤属下何事?若有吩咐属下即可去办。”易天进了门恭敬地站在夏言下方,双手抱拳。
夏言抬起手请易天坐下,几番请辞却又推不过夏言颇为恳切也就坐下了。易天想来许久也猜不到夏言究竟为何突然对自己的态度发生这样大尺度的变化,但看他那带着笑的慈祥容颜心下便放心了许多。
“不知易天你对时下的形势有何看法?”见易天准备起身,夏言又几番个好言让他安心,接着问:”老夫知晓你胸中锦绣,且心怀家国,你尽管道来,只当与老夫谈天罢了,如何?”
易天不敢懈怠,当下略作思虑便开口:“鞑靼军来势汹汹,先是引兵来攻大同,而后突然退却,想必俺答必有他图!”夏言道了声不错,抬手示意易天继续说下去。
“下官料想俺答无非只有三条路可行,其一便是退回漠北、远遁大漠。”夏言道:“显然此计俺答断不会行!”易天点点头,表示同意。
“其二,鞑靼军调虎离山,故意引我主力大军至此,而鞑靼事先又有伏兵虎视宣府,故俺答必与其合兵强攻宣府然后南下过古北口兵围京师!”易天刚说完,夏言拿出地图放在桌上,易天起身上前指着地图随手拿文案的笔在图上将大同与宣府最近的一条路线连起来,虽然很不雅,但是却将鞑靼的行军路线描绘的淋漓尽致。
“其三,俺答此人年轻气盛,必回走寻常人难以料想的路。这,这……”易天便说便用笔在作战地图上图画起来,而夏言也不责怪他,反而专心致志得盯着易天手上不停运转的笔锋。
易天看着夏言,两人贴的很近,相互之间的鼻息都听得清楚,但是二人并不在意。
拿笔勾住一个地名,易天又道:“若是俺答设疑兵于宣府,加之其在大同所为,如果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攻击大同也不是为了强攻宣府,那么这一切不过是俺答掩人耳目罢了!蔚州此地人烟稀少,他若率军避开蔚州向东过小五台山然后突袭马水口,之后挟兵威之盛南下过马水口,直取卢沟桥,长驱京师!”环环相扣,每一个可能都被言中,夏言有些对易天有些感兴趣起来。
“没想到你一届官宦之后竟然对孙吴之学有如此领悟,真是令老夫一扫眼中迷雾,真是醍醐灌顶,你先下去吧!”夏言十分高兴,易天的三大设想与他自己个儿想的那是是如出一辙!
“去传李光启将军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