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完颜宗翰北归前,命降臣高世由为洛阳留守,意图稳定河南后方。高世由虽得金人倚重,但才识平庸,治军无方,洛城内外兵力散漫,仅以千余降卒把守。时宋经略使范致虚调五路军马行抵潼关,计划收复西京,遂命翟进率乡兵七百潜入洛阳,以奇袭破敌。
翟进者,原河南乡民,性情豪爽,骁勇善战。其家园因金军侵掠满目疮痍,亲族多被杀掳,翟进誓以此生报仇雪恨,聚集乡勇数百,成为河南民兵首领。此次受命,翟进深知以少击多唯有出其不意,乃夜行昼伏,密令军士卷甲而行,五日抵洛阳城下。
夜半时分,翟进率众摸黑潜近洛阳南关,见守关金兵饮酒作乐,防备松懈,便令众人布置火攻,以火箭射入关内。金兵猝不及防,火光四起,营帐乱作一团。翟进趁乱率众杀入,乡兵举刀斩杀守兵,势如破竹,顷刻攻破南关。洛城守军闻变,惊恐失措,高世由急调城中兵马应战,却不料翟进已遣数十精锐直扑其府邸。
翟进亲自持刀,闯入高世由所居大堂。高世由正仓皇披甲,尚未来得及逃出,便被翟进一刀砍翻在地。众乡兵将其乱刀砍死,尸横堂中。翟进举火号令,乡兵四处清剿金兵与降卒,杀声震天,洛阳城内残敌尽数被歼。天亮时分,翟进率军开洛城西门,举宋旗于城楼之上。百姓闻讯,扶老携幼,纷纷涌上街头跪拜相迎,齐呼「大宋万岁!」
范致虚闻洛阳复归,心中大喜,亲率主力军马入城接应。至洛阳后,范致虚设宴犒赏三军,隆重嘉奖翟进之功,奏报朝廷请封。朝廷闻捷音,诏令范致虚安抚百姓,重修洛城防务,后赵构决定迁邓州为行在,派遣范致虚前往邓州府衙做皇室礼仪准备,并命孙昭远赴洛阳接任西京留守相公。
孙昭远抵洛后,与翟进论功行赏,表其为河南义勇首领,命以乡兵戍守陕洛边界之要隘澠池,抵御金人可能的反扑。朝廷加翟进武义大夫、阁门宣赞舍人之职,遣官赴澠池宣旨,并赠金帛器物以示褒奖。翟进受封后,谢恩道:「臣本乡野匹夫,因国仇家恨而起义,今蒙圣恩,不敢有负。澠池一隅,必守之如铁壁,金贼若敢来犯,定教其有来无回!」
完颜宗翰北归途中闻洛阳失守,大为震怒,责令河南守备失职诸将斩首示众,令完颜蒲家奴增派援兵意图夺回洛城。然而翟进已依托澠池天险布防,河南民心归附,士气高昂。金军多次试探皆无功而返。洛阳一役,大振宋军士气,河南乡民亦闻风响应,义勇蜂起。自此,陕洛一带成为宋军北拒金兵的重要屏障。
翟进以七百乡兵夺金据洛阳,其勇可嘉。然时宋廷新立,忠奸未分,此后虽赐封勋位,却未深加倚重,致使后继乏力,终难保西京久长。洛阳虽复,金军势盛,未尝一日息兵,宋廷若仍内耗不止,纵有翟进此辈,焉能挽狂澜于既倒?
建炎元年秋后,完颜宗翰统两白旗两红旗大军二十万,自黄河南渡,直扑洛阳门户汜水关。汜水关为洛阳东南屏障,关外地势险峻,依山傍水,乃天然要塞。宋西京留守孙昭远得知金军逼近,急令副将姚庆率步骑三千坚守汜水关,以期延缓金军进攻,为洛阳争取布防时间。
完颜宗翰至汜水关外,见关城高耸险峻,知强攻不易,遂遣使至关下,持檄书招降,许以高官厚禄,并扬言:「大势已定,汝等不降,焉能匹敌十万精兵?」姚庆拒不接书,立于城头喝道:「我大宋失地已多,今日若再退,何以见天下父老!汜水关在,吾便在;汜水关亡,吾亦亡!」
完颜宗翰见劝降不成,怒而下令攻关。金军步卒以盾牌掩护,推拒马至关下,又架云梯攀城。姚庆亲率弓弩手居高临下,射杀攀城金兵,又用滚木礌石击溃拒马,金军死伤甚重。一连数日,金军数次强攻,均被姚庆击退。
完颜宗翰见强攻不成,改用计策,令夜袭宋军营地。姚庆早有防备,在营外围布置陷马坑与拒马。金军骑兵突袭,被陷马坑困住者众多,又遭宋军火箭袭击,大败而回。完颜宗翰大怒,命正白旗猛安详稳徒单按出调重弩与抛石机,以攻城为主。
金军架起抛石机,昼夜轰击汜水关城墙,数日后,城墙多处裂缝,岌岌可危。姚庆知难以久守,遂集全军兵力,准备与金军决一死战。完颜宗翰见时机已到,命步骑齐发,主攻城墙缺口。
金军潮水般涌入,姚庆率众迎敌,以长枪横扫金兵,又亲自挥刀,斩敌数十人。宋军见主将英勇,士气稍振,与金军巷战血拼。然金军人数众多,逐步占据上风,宋军死伤惨重,关城终被攻破。
姚庆负伤仍不退,提枪独守城楼,直至力竭被乱箭射中,壮烈殉国。金军攻占汜水关后,尽屠守军,无一生还。
汜水关陷落,洛阳门户大开。完颜宗翰指挥大军长驱直入,沿途破坏村镇、掳掠百姓,气焰更加嚣张。西京留守孙昭远闻姚庆阵亡,汜水关失守,大惊失色,急令全城戒备。然而,洛阳城内兵力不足,守御空虚,大势已去。
姚庆虽败,却以三千兵力阻金军十万五日,为洛阳争得片刻喘息。其忠勇之名传至后方,被后人传颂,谓之「汜水关血战」。
金军连破汜水关、渑池,势如破竹,完颜宗翰挥军直逼西京洛阳。西京留守孙昭远闻讯,知金军兵锋正锐,城中兵力单薄,无法抵挡如此强敌。他心知大势已去,却不肯舍城南逃,誓以身殉国。
洛阳城内兵将军心不稳,部将刘谦等人聚于留守府,向孙昭远劝道:「留守大人,汜水关已失,姚庆战死,洛阳孤立无援,若不早做打算,恐覆亡在即!请留守相公暂弃西京,率我等南下,与朝廷再图大计。」
孙昭远闻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道:「匹夫安敢言退!我为朝廷重臣,守土有责。平日我等俸禄何来?不正是百姓衣食奉养!今城池危急,汝等却欲弃城而逃,不战而降?可谓鼠辈!」他目光如炬,环视众人,又厉声道:「汝等苟且偷生,南去何为?若要逃生,不如先杀我孙昭远!」
刘谦等人见孙昭远怒不可遏,知其无意逃走,暗中心生不满。众将畏敌心切,却被孙昭远激得面色难堪,竟有怨恨之意。
当夜,叛意渐成,刘谦召集部下密谋:「孙留守已成孤臣,拒不从众,欲以一城匹敌十万铁骑,纯属自取灭亡。我等若不先行南退,迟早为他殉葬。不如……」众人附议,当即决定动手。
次日清晨,孙昭远仍在城头指挥加固防御,刘谦率兵突入留守府,将孙昭远团团围住。昭远厉声道:「鼠辈!汝等竟敢造反?」刘谦阴笑道:「孙相公固然忠义,然若一味顽抗,只会连累全城百姓。我等今日所为,乃为全城生计。」
孙昭远拍案而起,拔剑怒指刘谦道:「你等怕死之徒,忘恩负义,死不足惜!」刘谦大怒,命兵士上前。孙昭远虽年近六旬,仍拔剑力战,当场刺杀两名兵士,直至力竭被乱刃砍翻。孙昭远仰天长叹:「汝等自毁生路,必为后人所唾骂!」言罢,气绝殉国。城内文武官属闻讯,纷纷试图出逃,皆被叛兵所害,无一幸免。
孙昭远死后,洛阳城彻底失去主心骨。刘谦等叛将恐金军兵临城下,城破族灭,乃开城投降,请降金军主将完颜宗翰。完颜宗翰入城,纵兵掳掠,全城生灵涂炭,残民无主者十之七八。
孙昭远虽死,然忠义之气不泯,洛阳百姓闻其为守城殉国,痛哭流涕,或缢亡或投河殉城者甚众。此后,昭远之忠义事迹广为传颂,洛阳城民多在废墟中为其立衣冠冢,祭以「孤忠烈士」。
完颜宗翰率军入西京洛阳,城内百姓人心惶惶。完颜宗翰见洛阳已成金军囊中之物,便下令整顿城防,将此地作为继续南侵的战略要地。他令降臣李嗣本接掌河南府,暂安民心,同时颁布严令禁止金兵滥杀城中百姓,以示宽仁。然而,完颜宗翰内心却知,洛阳只是一时的据点,接下来便是攻取汝、蔡等地,直逼长江北岸,彻底瓦解宋室残余抵抗。
李嗣本乃宋廷降臣,先前随完颜宗翰出征,屡献计献策,为金军谋取中原多立下汗马功劳。完颜宗翰便将其委任为河南府知府。入城后,完颜宗翰召见李嗣本于大内殿,赐酒道:「小李子,本勃极烈今日命你知河南府,汝当施政有方,安抚百姓,切勿使宋人余党扰我大金后路。」
李嗣本连连叩首道:「奴才不敢负主子所托,必定以河南府为根基,扫除乱贼,为大金稳定中原效力。」完颜宗翰点头,命人即刻护送李嗣本至府衙上任,并授予全权治政之责。
完颜宗翰在洛阳安顿军队后,随即命正红旗固山详稳仆散赛里率军三万南下,攻取汝州。仆散赛里领命出发,兵行极快,于次日便抵达汝州城下。汝州守军闻金军压境,忙闭城死守。城中守备提刑谢京急调民兵协防,并亲自登城督战。
仆散赛里见城防坚固,便下令连夜挖掘地道,以火药炸开城门。谢京虽忠勇,但汝州兵少粮缺,苦守三日,终因地道轰塌城墙,金军一拥而入,汝州陷落。
谢京见金军破城,仍不肯投降,手持长刀率残部巷战,一度杀伤金军百余人。仆散赛里亲自督军围捕,劝降道:「谢提刑,你乃一介忠臣,本帅敬你之名,不忍杀你。若肯降我大金,封你为汝州知州,仍有荣华富贵享用。」
谢京厉声斥道:「我乃大宋臣子,岂能事敌!汝等金贼不过侥幸得志,终有一日遭天谴灭亡!」说罢,持刀自刎殉国。仆散赛里大怒,下令将谢京头颅悬于汝州城门以震慑宋军,并纵兵屠城三日,汝州百姓惨遭屠戮。
仆散赛里献捷于完颜宗翰,报汝州已下,城中谢京已死。完颜宗翰闻之大笑:「宋人所谓忠臣,不过如此!」随后,他命人将谢京遗体送回洛阳,以作示威之用,又下令加紧修缮洛阳城防,将此地作为金军长驱南下的前沿基地。
至此,金军已稳占中原腹地,汝、洛连线贯通,宋室的北方屏障再无可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