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芳明馆角头发展历程 > 第468章 仙道郭京(第2页)

第468章 仙道郭京(第2页)

一旁宰执李邦彦却冷笑道:「撒豆成兵之事,未免过于荒诞!郭京不过一江湖术士,怎能凭此奇技拯救危局?此事若为敌所知,岂不成了笑柄!」

孙傅怒目道:「李相公何故贬低郭居士?此术乃天授秘法,岂是你等庸碌之人能揣度的?」

赵桓见二人争执,面色阴晴不定,思量片刻道:「龙须之事朕需再议,若郭居士真能施法显效,朕自当不惜割须。眼下先令他操持坛务,待有确切之效再作决断。」

孙傅虽觉此言尚有拖延之意,却也不敢再争,退朝后径直奔赴郭京居处,将朝廷决定告知。郭京微微一笑,未作多言,只令孙傅督促七千余人斋戒入坛,声言天兵将至,须速速施法,以免误了良机。

翌日天明,孙傅亲自备轿迎接郭京。此行引荐事关国运,孙傅心中虽满怀希望,但对郭京的所谓神通仍有些怀疑。然而昨日亲眼目睹隐身化形之术,又让他无法不信。一路上孙傅与郭京谈论道法,郭京以《周易》《道德经》中语应对自如,不乏玄妙之辞,孙傅更加佩服。

入得大内,赵桓正在文德殿召见群臣商议军务。昨夜金军攻势稍缓,但城内物资告急,守城之计仍无良策,赵桓面色愈显憔悴。群臣见孙傅领一道人进殿,皆感诧异,窃窃私语。赵桓见状,皱眉道:「孙卿,此为何人?」

孙傅趋步上前,行礼道:「启禀陛下,此乃郭京居士,精通道法,能召天兵退敌。臣特地引荐入宫,请陛下定夺。」

赵桓一听「召天兵」,不由眉头紧皱:「召天兵退敌?莫非又是江湖术士来诓骗朕的?」他虽年少,但深知这类所谓的「高人」多是无稽之谈,正要喝令赶走,郭京却从容上前,施了一礼。

郭京声音清朗,道:「陛下以为贫道是江湖术士,亦无不可。但若无实证,便下断语,岂非失之武断?今日在此,贫道愿为陛下演示一二,聊博圣眷。」

赵桓见他从容自若,心中不禁有些好奇:「既如此,你且展现神通,若真有奇术,朕自不会薄待。」

郭京微微一笑,朗声道:「贫道先以隐身术为陛下示范,后再谈召天兵之事。」言罢,他抬手掐诀,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须臾间,他的身影渐渐被一股青烟笼罩,直至完全隐去。

殿内众臣见状,无不惊骇失色。孙傅忙向赵桓禀道:「陛下,此乃昨夜臣亲见之术,非虚也!」

赵桓坐在龙椅上,面露震惊,忍不住起身走下御座,环顾四周,却再也寻不见郭京踪影。正欲开口之际,只听殿内一处传来朗笑声:「陛下不必惊疑,贫道仍在此。」声音甫落,郭京竟已站在殿中央,神态自若,仿佛从未离开。

赵桓震惊不已,忍不住连声道:「果真是奇术!果真是奇术!」殿中百官一时哗然,皆称郭京有仙人之姿。

赵桓心中疑虑顿消,急忙下令赐座,语气缓和了许多:「郭居士果然是有道之人,不知所谓召天兵退敌之法,又是如何?」

郭京镇定说道:「召天兵乃六丁六甲之术,需借陛下真龙之气,召请天兵助阵。此法虽繁复,但以臣道力,七日可成。」

赵桓闻言,眉头微皱:「需借朕的真龙之气?可会有害?」

郭京连忙答道:「陛下放心,此法借气而不伤气,更可借此巩固国运,祈福万民。」

赵桓深思片刻,眼见金军压境,城池危在旦夕,此时已无退路可走。赵桓长叹一声,道:「若真能成事,郭居士便是大宋的护国真人。」随即命人安排郭京入龙德宫开坛设法。

孙傅大喜,深深拜谢郭京:「居士此举,乃是社稷大功。」郭京淡然一笑,回礼不语。

数日后,郭京在开封南城筑起高坛,红幡白幔,法器云集,坛前香火鼎盛,四方百姓皆闻讯涌至围观。郭京身披法袍,头戴金冠,手持玉圭,神情肃穆,仰天而立。随行道人分列两侧,各持道器,口诵玄文。坛下则是孙傅费尽心力召集的七千余人,分列四方,面朝高坛,跪伏祈祷。

郭京昂首长啸,宣称:「天兵将至,金寇必退!」旋即双手扬起,掷出一把黄豆,豆粒落地翻滚,竟似发出微弱的呐喊声,观者皆以为天兵真降,无不顶礼膜拜,山呼万岁。

孙傅见状,激动不已,暗想郭京果然神通广大,开封有救!而此时,坛外围观的百姓也沸腾起来,齐声高呼:「郭仙人显灵!天兵助宋!」

但此刻,远方却隐隐传来金军呐喊声,似乎攻势更加猛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