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朝,昌武二十一年,平良县,定春镇。
今天是定春镇的集市,集市五天一次,附近村子的村民们每逢集市这天都早早来赶集,天刚蒙蒙亮镇上的几条街道就已经是人声鼎沸了。
灵疏天不亮就从严家村赶到镇上了,坐的是同村刘大爷的牛车,同来的还有自己认的大哥大嫂和大哥家的一对儿女。
集市的摊位全都支在街面上,摊位的地盘谁先占就是谁的,每次定春镇的集市,三条街道加起来,怕是有好几百个摊位,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一副闹闹腾腾的景象。
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布料衣裳、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各种农家自己做的小吃,包子馒头糕点什么的,小童玩的小玩意儿,北边来的毛皮,南边来的茶叶,看得人眼花缭乱。
灵疏一家子早早占据了一个临街角的摊位,跟自家大哥严大川一起支起张木桌子,这桌子也很新奇,分为上下两部分,桌腿儿撑开,再把桌面架上去,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这也是灵疏特意找村里的木匠定做的,比起普通的桌子来,这样的桌子不太占地方,用牛车拉到镇上来也方便。
灵疏的大嫂陈兰芝抖开一块干净的麻布铺在桌面上,再拿了个新编的平底儿竹簸箕放上,又铺上一块小些的麻布,灵疏这才从自家带来的竹筐里取出今天要卖的一样小吃。
这糕点也不算特别,就是米糕,用米浆蒸成的,但这米糕,又和别家的不同,这米糕白白嫩嫩,切成菱形,几乎都是一寸见方的一小块,中间还有红红的夹层,看着就惹人喜欢。
灵疏从自家带来的篮子里拿出一个小陶罐,又拿了一只柄儿细长的小竹勺子,那小勺只有小拇指大小,精致得很,灵疏从陶罐里挑出一勺山楂酱,一个挨着一个将山楂酱点在米糕上面。
山楂酱红彤彤的,还带着点儿晶莹的质感,米糕顿时就看起来非常可口了。
灵疏还在忙活着点山楂酱呢,就已经吸引了好几个人站在摊位前,先来的应该也是一家子,一位大婶怀里抱着个小男孩,身边跟着个年轻的妇人,妇人一手牵着个小女孩儿。
大婶问:“你这糕咋卖?”
灵疏笑眯眯回道:“一文钱两块,您别嫌贵,吃了就知道,这儿有试吃的糕点,几位都可以尝尝。”
灵疏身上穿着最普通的麻布褂子,却洗得干干净净,因为头发还没长长,未免惹人奇怪,头上裹了个头巾,一张小脸白白嫩嫩,俊秀无比,看上去不像乡下小子,倒像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少爷。
尤其是一双灵动的眼睛,眼角微微上扬,笑起来像只小狐狸,一团喜气,单看着就让人心生好感。
灵疏说着话,就让自家大嫂端出一只碗,那碗里是切成指肚儿大小的米糕,每一小块上面都沾了一点儿山楂酱。
灵疏递给那位大婶一根细长的竹签子,“让您家小哥儿也尝尝,这不要钱的。”
那大婶和她儿媳妇本来一听这么小的米糕两块就要一文钱,也太贵了点儿,要知道这集市上别家的米糕比这个大,一文钱能买四块呢,但这会儿一听还能试吃不要钱,便宜谁不想占?
大婶按捺不住接过竹签子,自己先吃了一小块儿,只觉得口感松软劲道,那红色的不知道是啥做的酱,酸酸甜甜的,一入口就止不住流口水,还真和别家的不一样!
大婶忙给自己怀里的小孙子尝了一块,问他:“好吃不?”
小男孩吃完了嘴里的果酱糕,馋虫是彻底给勾上来了,他朝试吃的碗伸着手,嘴里喊着:“还要!还要!我还要!”
“这……还能再尝尝么?”那大婶就问灵疏。
“能,不过每个人只能尝两小块,小本买卖,尝多了咱可就亏了,”灵疏和气笑道,“让这位嫂子和丫头也尝尝吧。”
那一家子倒是不浪费,每人都尝了两小块。
大婶怀里的小男孩儿还没解馋,闹着要吃:“要吃!买!买!就要吃!”
旁边年轻妇人牵着的小女孩儿,也是眼馋的盯着桌上摆的那些米糕。
大婶见自家孙子不依不饶,也没法子了,便问道:“能便宜点不?咱多买点。”
灵疏摇摇头,“对不住了,真不能便宜,我们家这果酱得来的可不容易,而且我敢保证这是咱们镇上独一家,您到别处都吃不着的,这果酱能开胃消食,家里丫头小子吃了吃饭都倍儿香呢!”
站在旁边的小丫头拉了拉自家娘亲的手,眼神渴望,“娘……”
那年轻的妇人便道:“要不咱就买点儿吧。”
这米糕上蘸的果酱确实好吃,米糕也比别家的甜,听说还能开胃消食,大婶本就意动了,便咬了咬牙,道:“行!那就来三文钱的吧!”
灵疏眉开眼笑,拿了一个竹片儿做的夹子,夹起一个果酱米糕,道:“您拿帕子接好了,别把上面这果酱给蹭没了,我家这糕好吃就好吃在这果酱上!今儿的开门生意,我再送您两块!不过我得叮嘱您一声,这糕上的果酱孕妇不能多吃,多吃伤身子。您家要是有孕妇想吃酸的,我这儿还有另外一种果酱糕,那个滋味儿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