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跟钟寂谈恋爱时,劳瑜还时不时地寄信过来。李阳觉得两人天各一方,根本不可能,在回信中也委婉地表明了态度。
劳瑜知道李阳进了体制内工作后,大概率不会到她家当上门女婿了,觉得她跟李阳成为终身伴侣只不过是个幻想,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男人是事业的动物,女人是情感的动物,要男人放弃事业,要女人放弃情感,双方都难以做到。因此,要李阳辞职去成就一段学生时代的情缘佳话,需要极大的勇气。
而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劳瑜,是不可能,也不愿到经济落后的省份的,叫她在一个偏僻小镇上窝着,言语不通,人生地疏的,也不适应,也不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华和抱负。
李阳后来给了镇政府门口对面的小卖部的电话给劳瑜,说如果有什么事,可以打他电话。劳瑜只打过一次,后来就没打了。或许,她也在考虑自己个人的终身大事了吧。
李阳的心放在了自学考试上,也放在了钟寂身上。他希望钟寂能嫁给他,哪怕她没有工作分配,做个自由职业者,他也能接受。
可钟寂不这么想,她想自己有份稳定的工作后再谈恋爱,她是先立业后成家的理念,她先是在家待业一段时日,苦等工作分配的消息未果之后,后来又去了县里农业局下面的一个苗木基地去做见习。总之,最后等来的结果是没有工作安排。只能自主择业。
钟寂没有明确的态度给李阳,李阳也就不敢把钟寂视为女朋友。
都是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了,钟寂没能给李阳一个态度,李阳只好慢慢随缘处理自己的个人感情问题。
镇政府门口对面的小卖部的老板娘是个热心肠,她问过李阳跟钟寂的关系没有确定后,就帮李阳介绍古三水了。
古三水在镇烟叶站上班,小卖部销售的卷烟是从烟叶站那里进货的,古三水自然就跟老板娘混得很熟。
古三水个子矮,又喜欢穿紧身的衣服,比李阳大一岁的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老板娘有意做红娘,她自然也就同意认识一下李阳。不成恋人,认识多个朋友也无妨。
老板娘提供给李阳和古三水两人见面的地方是一个木工作坊,木工作坊的老板跟古三水比较熟,原因是古三水喜欢玄学,跟木工作坊老板他爹学过命理学,所以跟人家一家人都挺熟的。
见面的时间是晚饭之后。老板娘叫李阳带点水果去木工作坊,李阳就近去买了一袋雪梨带了过去。
后来李阳跟古三水离婚后回忆起他们第一次见面,买的水果就寓意不好,买苹果或橙子不好么,为什么买梨子呢。人家吃梨子都不切半分来吃,分梨谐音分离。但这些都是巧合,冥冥之中注定了似的,无法更改了。
古三水的父母是另一个县建筑公司的职工,职工家庭出身的她看了李阳后,不反感,也没多大好感,李阳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可作为农家子弟的李阳,古三水有点看不上他的出身,觉得两人成长环境不同,以后认知上会有差距。
那晚见面之后,有十多天,两人都没音讯和联系。
李阳后来写了封信,信里还夹了张发表有他散文的报纸进去,叫老板娘去烟叶站进货时顺便送给古三水。
古三水看了信和报纸,第二天晚上就从她单位过来找李阳聊天了,她觉得李阳很特别。
李阳并不知道,大专毕业的古三水在文科上是个差生,写材料是她弱项,连写个简单的会议通知都漏洞百出的。古三水说,李阳能写东西这一点,刚好补齐了她的短板,以后有什么要写的,就可以叫李阳代劳了。
李阳喜欢写作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古三水,在古三水看来,李阳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类型。随着两人见面聊天次数的增多,古三水越发感觉李阳是个有志气有理想的青年。
在古三水的印象里,镇政府的干部都是些文化水平不高,没什么能耐的一群人,包括一些新近分配进来的年轻人。认识李阳后,她改变了看法,甚至对李阳说,我以前怎么就没见过你呢?内心里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李阳却说,我是三年前就见过你了,只是那时你连正眼也不瞧我一下。
三年前,李阳父亲病重,嫌家里的小白狗吃东西多,不想养了,就叫李阳把狗带到镇上出售。
在镇上的狗市里,古三水从李阳面前经过,去其他摊位选一只小黑狗去了,没看上他的小白狗。那时的古三水,穿着光鲜的黑色紧身衣,戴着金边眼镜,一看就是上班族。
李阳不知道这个妹子在哪个单位上班,也不知道她从事什么工作,凭衣着和言谈举止,能判断出她是个有单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