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大宋风云全新正版 > 第260章 文官点子多(第1页)

第260章 文官点子多(第1页)

赵祯奉行崇文抑武的法门,朝堂上,多是些文官。

对付流民起义,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们,提出很多别出心裁的法子。

流民与盗寇,其实也都是些没饭吃的老百姓,稍加恩惠,给一点儿好处,他们就会接受招安的。

大宋朝,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农民起义,不管声势有多浩大,朝廷都会想出法子,让他们归附。

当农民起来闹事的时候,县府,州衙门甚至都不会出动兵马去镇压。

有些州县,听说农民起义军来了,居然打开城门,让城内的老百姓,敲锣打鼓,把那些农民起义军接进来。

然后,好酒好菜地招待一番。

县官在大家酒足饭饱的时候,就会拿出些银钱来,和颜悦色地对大家说,朝廷特别理解,你们都是吃不起饭了,这才不得已闹一闹。

现在,你们也闹得远近都知道了,官府跟你们一样,也都穷得耗子见到了,都得哭着走。

摆在你们面前的,两条路,要么,你们到临近条件好点的地方,再去闹闹,让他们也给你们凑点。

有时候,这么一劝,还真管用,那些老百姓,居然就静悄悄地回去做庄稼了。

当然,如果说还没有达到闹的目的,就说,还想临近的州县看看。

于是,州县当官的,就会敲锣打鼓的,把那些闹事的老百姓,又送出自己的辖地。

这应该是比较温和的。

老百姓更喜欢的方式,便是投军。

遇着灾年,到处都是逃荒的老百姓。官府衙门就会在农民起义的时候,张贴出征兵的公告。

境内吃不上饭的青壮年,与其拿起武器和官府干,倒不如去当兵,吃皇粮。

尽管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普通兵并没有多大的出路,但在饿得要命的时候,却像是中了举一样的欢喜。

农村里,青壮年都被征发走了,即使有人想要闹事,那也很快平息下来。

可以说,大宋的那此文官们,还真是些点子大师。

当然,实在遇着冥顽不化的,像刘沆现在遇着唐和,那就边打,边想着招安。

刘沆到处张贴招安的文告。

若唐和主动投诚,那么可以给他在州衙里,安排个差事,还可以得到些赏钱。

但凡官府先前不是对瑶民那样残忍,这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也不至于会负隅顽抗。

瑶汉农民们,被迫从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地方,撤了出去。

那没有搬走的,官府的人,直接给清了场,人杀了,房子烧了,一个个的村寨,都变成了废墟。

这一回,招安和软硬兼施,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官府的眼里,那唐和,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凭借着蓝山县,华容峒一带的独特的地形,唐和牵着那官兵们的鼻子,在那山林里转着圈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