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签到诸天 > 第十四章 救欧阳深 马甲论政(第1页)

第十四章 救欧阳深 马甲论政(第1页)

虽然因为沈飞的参与,城中生命和财产损失没有历史上巨大,兴化府城被倭寇攻陷毕竟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大事,消息传出,四方震动。明廷也是很重视,罢免了福建巡抚游震得的官,任命谭纶为新任福建巡抚。先后调俞大猷和戚继光进入福建救援。俞大猷手下已经没有多少有战斗力的广西土司狼军,只能在江西招募了6000多士兵,在第二年正月才到达福建,也来到兴化江口和刘显汇合,刘显的后续部队也到达兵力增加到4000,倭寇退到平海卫,俞大猷和刘显追踪跟进,驻扎对峙。不过倭寇及依附者兵力也达到一万,双方兵力相等。俞大猷和刘显没有马上进攻,只是修筑工事和倭寇对峙,防止倭寇从陆路逃跑。又派许朝光、刘文敬率领水军巡逻海上,防止倭寇从海上逃跑。俞大猷写信给戚继光催促说等着他快点来。

本来在俞大猷到之前,发生了一件事情,欧阳深带一千多人追剿倭寇孤军深入虽然先击杀了400多个倭寇,可是后来被来援的十倍倭寇包围力战阵亡。欧阳深是兴化陷落以后被游震得调来追剿倭寇的,或许获得一些军功游震得能减轻一些责任。欧阳深和俞大猷一样是书生出身,学习优异推荐到国子监深造后留在国子监任职,后来听说倭寇肆虐,就花钱捐了武将职务,回乡招募士兵开始了抗倭作战,和俞大猷都曾随李良钦习武,和俞大猷是至交。其实当时谭纶即将上任,统一指挥三省三路大军汇合围剿平海卫倭寇老巢。这个时候根本没必要让欧阳深带一千多人孤军深入,后来俞大猷在祭文里说“徒知其志之所存,不知其时之未可。羽檄交驰,督责日急,必欲其致此身而后已,正兵法所谓‘不知三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是谓靡军’”,也指出欧阳深进兵不是时候,等三省大军陆续到来汇合后共同出击万无一失。“羽檄交驰,督责日急,必欲其致此身而后已”虽然没有点名,显然也是认为是游震得不断催促命令进兵才陷欧阳深于死地。沈飞不想干等俞大猷两个月,也不想重演欧阳深的悲剧,又出手持防爆盾和防爆棍杀入重围,告诉了欧阳深三审大军即将来到,谭纶即将上任的事情,游震得的命令已经没有意义,带欧阳深的兵马突围冲杀了出来,这次来回冲杀又入帐近6000点的成就值。

见到了俞大猷,又在他身上刷出各种能力2600点,有陆战、水战、车步骑营、骑射等,当然沈飞最看重的还是他的棍法。车步骑营是俞大猷在山西大同练兵作战时的首创,不过火器配置比例和战绩都远不如后来戚继光在蓟镇组建的车步骑营,这项技能沈飞还是打算以后去蓟镇找戚继光再刷出来更新军事技能。俞大猷本来打算要给沈飞报军功,不过看沈飞是举人,又不确定沈飞是不是有自己和欧阳深那样弃文任武职的打算而作罢。沈飞知道戚继光的人马要等四月中旬末才能到达,也不想干等下去,先去了一趟同安县积善里山边,拜访了已经年近八十岁的俞大猷师父李良钦,李良钦的武功和骑射功夫与俞大猷基本相同,也有带兵打仗的军事经历,又获得2200点成就值,又回了兴化。

禹步练到“布罡”境界以后,越走精神和身体素质越是增强。沈飞一边在南少林寺里每天走禹步消化吸收修炼从俞大猷和李良钦身上签到的棍法一边等待戚继光到来,俞大猷的棍法著作称为《剑经》,李良钦的棍法称为“荆楚长剑”,这应该是当时的习惯,连日本“剑圣”上泉信纲上战场时都是一向使用长枪作兵器的。

戚继光接到新的任命和命令以后,二月份又到义乌招募新兵,十六天招了一万多人,三月二日与汪道昆一起率领新招募的浙兵往福建出发,为了赶时间,一边行军一边在途中练兵,并且制作了可以用绳子串起来的麦饼挂在身上作为军粮,连停下做饭的时间都省了。就是留存到现在,为了纪念戚继光的福建小吃“光饼”,到了民国年间,郁达夫还作诗词记录这个典故“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四百年来陵谷变,至今麦饼尚称光”,三月十七日进入福建境内,四月十三日到福清,戚继光给谭纶写了封信,提了一些避免三省大军互相抢功抢夺战利品的措施,以利于协同作战。四月十九日,终于和俞大猷、刘显汇合。倭寇听说戚继光带兵进入福建,在四月十六日试图乘三十二条船带着劫掠的财物逃回日本,被许光朝的水军截往一通打击,退回移驻许家村。

戚继光到了以后亲自侦察了地形,又和俞大猷、刘显见面商量作战计划。四月二十日,谭纶到前线召开军事会议,同意了戚继光提出的以戚家军为中路主攻,刘显和俞大猷作为左右两翼犄角的建议。第二天凌晨戚家军以胡守仁带老兵在前面出发,天刚亮发起进攻,倭寇发现以后,以两千人迎战,先头部队是一百多骑兵,被戚家军火器连番打击以后,骑兵四处乱串,反而冲乱了自己的队形,戚家军趁机发动猛烈冲锋,激战时刘显和俞大猷军队也在两翼投入战斗三面夹击,倭寇抵挡不住,退回刘家村老巢,三路明军紧追猛攻,并趁风发起火攻,很快扫平了倭寇巢穴。这一战前后四五个小时,共歼灭倭寇两千两百多人,解救被掳男女三千多人,戚家军阵亡十六人。第二天,戚继光又派胡守仁埋伏在关键道路上,搜捕杀了一百七十多个逃散的倭寇。沈飞又在战斗中刷了近7000点成就值,总数突破了400000点。

平海卫大捷以后,戚继光又率军在马鼻岭歼灭了部分侵扰政和、寿宁的倭寇,暂时肃清了福建境内的倭患。战后谭纶和戚继光商议以后,上疏建议提出了加强海防的一些军事建议,恢复建设沿海的五个水寨,浙江调来的兵分春秋两季轮流驻军福建,加强民兵和地方团练。任命戚继光为总兵,汪道昆为按察使,减免福建租税等等。戚继光带来的浙江兵马留下六千四百人驻军福建,分八个营,六个营分别驻防各地,两个营作为机动兵力。五个水寨本来打算每寨配置四十条战船,兵力一万三千人。暂时没有这么多船,就把现有的九十二条船配置上各种火器分配给了各个水寨。

沈飞知道福建抗倭最大的仙游城市攻防战要等半年以后才打响,半年后,两万七千多倭寇分两批,第一批一万五千人在十月下旬从福建各地登陆,攻击劫掠仙游。自己不能一直在福建等下去。这次来福建签到李良钦俞大猷师徒外回刷倭寇剧本的目的已经达到,武功和成就值双双大丰收,就决定先回杭州去修炼,等半年以后再来参战刷最后一波。

回去的半路上,沈飞想再干些什么影响一下时局,想到自己之前对戚继光说的那段关于海上贸易话,即使戚继光日后真传到张居正的耳朵里去,影响力还是觉得不够,为了形成双保险,打算走社会路线,把这些观点散布出去。明朝的出版业极其发达,连一度被禁过的李贽著作都“人携一册,以为奇货”,反而火了起来。不过印刷的质量就不怎么样了,经常有很多字错漏,而且不同出版社印的同一本书错漏的字还不一样,这样一折腾很多书的正确原文究竟是什么反而难以考证,搞不清楚了,后来顾炎武因此说过一句非常激进的话“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除了官方的邸报,从万历年间起,就流行起了很多民间的自媒体报纸,比如因为“争国本”事件还闹出过“妖书案”,其实就是大字报,贴的满京城都是,还抄送到一些官员家里去,戏曲小说这些还不算在内。出版物的内容甚至包括很多官方机密,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出兵路线民间都有书社公开出版获利,连缙绅录这种全国在职和退休官员资料都公开出版,毫无保密意识。民间社团起初还是文社和行业社团,后来发展到政治社团,大字报满天飞的地步,现在沈飞想这么搞也只是稍微提前了几年而已。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沈飞还是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和制作夜行衣一样,找了个出版社签到了刻字印书手艺,找齐工具亲自动手,不委托其他人留下痕迹。二是使用了马甲,取了个含糊的名称“南狂生”,把自己的关于海上贸易的观点一路印刷散发了出去,出海贸易获利巨大,关系国计民生,海禁起因和作用只是作为抗倭战争时对日本的制裁禁运防止通敌资敌手段。郑和下西洋巨大获利支持永乐年间各项巨大工程和战争开销。说郑和下西洋亏损是欺人之谈,隐藏档案是为了避免谎言不攻自破。如果官员是因为下西洋的本钱是朝廷出的,获利虽然大多用于国事却归于内库,还有以多次运回市价大跌的胡椒苏木折俸两季造成俸禄损失的原因反对下西洋还是人之常情。如果是为了结束朝廷下西洋以后,从此海禁也了禁民间不禁朝廷反过来变成禁朝廷不禁民间,海上贸易利润尽数落入通海巨商和海盗手中那就其心可诛。

提议海上贸易重新从民间走私甚至通倭海商回到朝廷手里,可以按做生意的规矩合股,朝廷、内库、民间商人也可以参加,各自出几成本钱赚钱后就分几成利润,不再以胡椒苏木折俸等等。基于这些纯粹从利益分析的角度可能引起“耻于言利”的传统风气不满,还专门补充了一段,指出嘴上不言利不等于不重视利,口不对心的多了,提出类似《潜伏》里胡站长“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之类的名言,要求朝廷不言利,天子不言利,利润就尽归民间走私甚至通倭商人海盗了,直接暗示持论者是在为这些人争利。还提到明代关于士人的优免在弘治以前根本没有正式的规定,后来才逐渐开始了,因为对士人有利,就从来没有一个士人提出因为没有“先例”或“祖制”要求取消士人优免,全部装聋作哑就可以证明。马大胡子从《林木盗窃法》的争论就看出各种观点都是基于利益,沈飞相信明朝人也都不是傻子,点破了这一点就完全通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