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奇怪的共感生物,无意识的会给其他人和事物打上自己的阶级评价。当你看到屏幕里的主播做到事情其实自己也可以的时候,反而容易用苛责、审视的目光去评价。
而当他人的水平和境界是自己望尘莫及的,评价的角度却异常宽容和认同。
同理心态,运用在短视频内容制作上也能适用。
况且,人类独有的慕强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反映到审美上。
“可你的选材不公平,怎么能把专业的拿来与业余的做对比?”黎无疆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有点不服气的反驳。
“大数据算法不会跟你说公平的。”向蕾好整以暇,不慌不忙:
“你以为是自己在掌握手机,不想看什么就下滑即可。但你想过,数据洗脑的存在吗?当某个印象反复出现、重复传播,它就像暗夜中的猎豹,总等到你破防的那一次趁虚而入。”
尤其是平台签约的主播们,为了保障平台方的利益变现,它的宣传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入的。试想,一个掌握了你喜好和偏爱的后台程序方,能窥探你心中隐秘的癖好再与之推送,在造成上瘾的同时又碎片化你吸收知识的渠道,很难不造成某种程度的集体降智。
“改变不了现状,就得拿捏着特别的点保证粉丝的忠诚度。”向蕾一句话总结完毕,众人皆若有所思。
最开始提问的男生意有所动,似是被向蕾说服了,继续问道:“那我们得培训多久?”
向蕾轻咳一声,祝宁立即贴心的送上水。
“这个我必须说实话,不确定。”
“啊?”质疑声此起彼伏:“那不又是熬和等?”
苏无疆又迅速提起了防备心:“怎么个不确定法?”
“因为你们每个人身上的个性是不同的,要怎么挖掘、挖掘发现后如何最大化培养所用的时间,我没有办法能给一个保证。这不光靠我靠公司,还得看你们自己。”
“。。。。。。”男生陷入沉默,半晌后还是摇摇头:“向经理,我觉得你对我们很坦诚,说得也很在理。可我。。。。。。”他的神情染上一抹哀伤:
“我今年已经24岁,再等不下去了。出名要趁早,合约结束的时候我却已经27岁了,你知道现在经纪公司要人,25岁以上的一律不考虑。。。。。。”
向蕾哑然。她明白对方的潜台词,他不想把青春最后的机会押在新传,仅仅凭一个听上去很有前景的计划。
提前说出无成本解约,既是想化解签约主播和公司的矛盾,也是处于向蕾的私心——她不想拿捏着对方的未来、处在绝对领导者的立场上让人做选择。
她的计划,也需要主播的认可和信任。
“我理解。你选择离开的话,我所说的解约是有效的。”
男生环顾了一圈,身旁坐着的都是曾经从海选中拼杀而出的战友们。一双双或迷茫或鼓励的眼神,也许今后再难以重逢。
他咬咬牙,起身拿走空白的解约文书签上大名,随后决绝的消失在众人面前。男生略显淡薄的背影,放肆的解脱感冲刷了不少现场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