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运输舰,从舰队的边缘缓缓驶入。
甲板上,朱尚炳赤着上身,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
“炽哥,咱们刚捞上来一条大鱼,听说是深海里的稀罕物,一般人见都见不着。待会给你炖一锅鲜鱼汤,保管喝了不再晕船。”
此刻的朱尚炳,哪还有明朝皇子的半点影子,手里提溜着那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对着朱允熥和朱高炽显摆着。
他那被海水打湿,衣袖残破的衣裳下,本就不算白皙的皮肤,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日晒,更添了几分黝黑。
言毕,补给船已稳稳地与朱允熥乘坐的宝船相连。
即使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朱尚炳仅一手提鱼,灵巧一跃,从补给船上跨到了宝船上。
不久,朱尚炳提着大鱼登上了顶层甲板。
“来人,给燕王世子炖一锅鲜美鱼汤。”
朱尚炳踏上了甲板,满脸胜利者的得意,随手一掷,一条十几斤重的鱼“啪嗒”一声落在了太监脚边。
他看了一眼已经缓过来的朱高炽,又看了一眼朱允熥。
“大将军传来话,我们已驶入广东道外海,再走几天就能抵达琼州府城外的海域了。”
朱允熥略一沉吟,问道:“大将军有何具体安排?舰队会否在琼州港停泊?”
朱尚炳摆摆手:“大将军没打算让舰队进琼州港,不过他认为我们应该在琼州府城附近停留。”
朱允熥还没来得及说话,朱高炽已经冷静了许多,他转头问道:“昌化县发生了何事?难道安南那边知道大明要进攻,就来骚扰琼州府了?”
朱尚炳惊讶地望着朱高炽,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堂兄,竟然对军事方面如此了解。
朱尚炳颔首,又对着朱允熥小声说:“自新年以来,昌化县接连遭到安南人的袭击,伤亡不大,可各地都有些混乱。”
说到这里,朱尚炳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的身上。
常升认为朱尚炳与朱高炽可以前往昌化,不过,在昌化局势未定之前,大明皇太孙,还是呆在琼州府城比较合适。
朱允熥没有说话。
他一拳砸在了船舷上,看着远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巨大战舰。
自洪武25年始,朝廷确定对安南和南部的战略方针以来,应天甚至直隶上下,就一直在为此事而奔忙。
就像他此时所坐的这艘宝船,便是一个多月之前,刚造出来的。
去年冬天,洪武25年的科举,终于落下帷幕。
有6000多人参加科举,其中有500人被录取。
然后,在入冬前一天,朱元璋举行了一次殿试,决定了三甲跟两榜进士的名额。
洪武25年的三甲,都被书报局的人拿到了。
两榜进士和同进士,有150多人都是出自于心学。
虽然比那些没有表态,也没有抱着绝对信念的人要多。
但这个结果,还是出乎了大部分人的意料。
只是因为考试作弊的缘故,老百姓抱怨声不大,朝堂上也没有什么异议。
心学理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官。
这是应天城朝廷里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还有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儿,就是新上任的礼部老大任亨泰,殿试一完,二话不说跑到报社,亲手写了幅字,后来还给挂墙上当招牌了。
这么一来,任亨泰算是公开表态,和理学分道扬镳,站队心学,成了心学的铁杆粉丝。
这么几番波折,特设的恩科考试也就悄悄落幕了。
紧接着,朝廷全身心扑在准备南征上。
一个月前,一切就绪,3万精锐京城卫队,交给了南征大将军常升,朱允熥坐镇监军,还有20多位功臣武将、好几百军官助阵,浩浩荡荡启程南下。
这一日,在应天城之外,晴空万里,烈日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