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昊强显得有些拘束,恭敬行礼:“遵命。”
待柴昊强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朱允熥慢慢站起。
他的这一动作,让室内文武官员也不自觉地纷纷离座。
他轻步踱出房门,步入院中。
“此乃大明重启秦时军功爵制后的首场胜利,将士们没有辜负朝廷期望与国家重托,令本宫深感欣慰。”
任亨泰默不作声,似乎沉浸在思考之中。
解缙则觉得此刻自己也需要深入思考一番。
石伟毅这时迈出步伐,“此胜利实乃皇上仁政之果,太子安定朝纲,太孙处理国务,前线士兵英勇赴战,国家上下一心,方能有此成就。”
朱允熥轻轻摆手,目光转向那些聚集在门口、走廊、庭院中的文武群臣。
“将士们在前线以命相搏,为了让咱们能在应天安心生活而战斗。国家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赏赐也必须到位。”
徐辉祖接口道:“此次应当向全军公开公正地颁布朝廷嘉奖。”
朱允熥颔首:“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讨论如何犒赏东征军吧。”
封王?
不经意间,那些将领们心中回响起皇太孙在西城橄榄球赛场上的宣言。
“大明既然恢复了秦制军功爵位,只要你们建功立业,便可封王。”
李景隆多年驻守倭国,今年更有灭国之大功。
未来,他还要在朝廷支持下,于倭国道各地官府前,负责监控并防止任何可能出现的动乱。
这种功绩,自从大明建国以来,满朝文武中,可没人能独自挣来。
远在交趾的开国公常升,倒是个例外。
要是真要比谁更有资格封王,开国公常升比起曹国公李景隆,怕是更有说服力。
毕竟,无论情理,常升手上有灭国的大功,接连征服两国,眼下还在为大明开疆拓土,功不可没。
文臣们心里,滋味复杂得很。
大明重启了秦时军功爵制。
自打重新设立大都督府后,朝廷对军队的考核奖赏也有了章程。
但武将立功容易,文臣们的路子可就窄了。
总不能指望文官们都提笔上阵,和敌人拼刀枪吧。
朱允熥一提东征大军的奖赏,满堂文武,各怀心思。
曹震却先开了腔:“要说东征军功赏赐,那南征大将军那边,是不是也得一起商量商量?”
话音落,曹震眼神纯净地扫视四周。
李景隆有灭国之功,开国公常升同样有此荣耀。
若魏国公能封王,开国公凭什么不能?
大明,难道要一日间封两位王不成?
曹震这一插话,大伙儿算是回过味来了。
文渊阁内依旧静悄悄,但无论文臣武将,个个呼吸都沉了几分。
时至今日,已非洪武初年,皇上为稳天下大局,大肆册封宗亲。
这些年,大明能封王的,非朱姓者屈指可数。
就算是武宁王跟忠武王,那也是二人去世后,朝廷追赠的荣誉。